大容量快線首入地鐵網 北京市民通勤提速

大容量快線開通為市民通勤提速。 人民網 李博攝
人民網北京12月31日電 (李博)“這條地鐵新線運行速度超級快,一眨眼工夫就行駛到了下一站。跟既有線相比,上班時間起碼能節省30分鐘。”12月31日,家住通州次渠的劉先生搭乘17號線前往十裡河站,僅用時18分鐘。
當日,北京9條(段)軌道交通新線開通運營,其中17號線南段和19號線一期以8A編組和100公裡/小時最高時速的“標配”,讓北京軌道交通路網中首度擁有大運量等級快線,可滿足市民快速通勤需求。
此前,北京地鐵路網中普遍為6B編組、最快時速80公裡/小時的線路。盡管14號線為6A編組,最快時速卻隻有80公裡。6號線最高時速達到了100公裡/小時,但8B編組載客量遠低於8A編組運量。兩條線均沒有達到大運量快線的等級。
新開通的17號線南段全長16.5公裡,共設7座車站,自南向北分別為嘉會湖站、次渠站、次渠北站、北神樹站、十八裡店站、周家庄站、十裡河站。其中,在次渠站可與亦庄線換乘,在十裡河站可與10號線、14號線實現三線換乘。
17號線運營方京港地鐵公司介紹,南段線路周邊以居住區、商業區為主,主要客流為通勤乘客,開通后日均客運量約為7.6萬人次。開通初期,工作日早高峰發車間隔為6分鐘,平峰及晚高峰發車間隔為8分鐘,全日計劃開行列車298列次。
另一條新開通的大容量快線是19號線一期,全長約22.4公裡,南起豐台區新宮站,北至海澱區牡丹園站。此次開通運營6座車站,自南向北為新宮站、新發地站、草橋站、牛街站、積水潭站、牡丹園站。
19號線運營方北京軌道運營公司介紹,19號線列車最大載客量達到3456人,比普通型地鐵列車更能“裝”。大多數城區既有地鐵線路站間距為1.2公裡、列車最高時速80公裡,19號線平均站間距達2.3公裡,最高運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00公裡。開通后,採取“大站快車”運營模式,從新宮到牡丹園單程用時約24分鐘,相較於既有線路旅行時間壓縮約30分鐘。
北京交通部門數據顯示,新線路開通后,北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達783公裡,擁有車站459座,其中換乘站72座。2021年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30.7億人次,同比增長34%。
未來,北京地鐵路網繼續加密的同時還將持續提速。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日前公示的《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20年-2035年)》顯示,北京市軌道交通線網由區域快線(含市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組成,規劃線網總規模約2673公裡。其中,城市軌道交通包含地鐵普線、地鐵快線、中低運量、機場專線等38條,裡程約1578公裡。區域快線包含市郊鐵路線路及新建區域快線,規劃裡程約1095公裡。
地鐵快線(R線)是中心城區與城市副中心、多點新城與中心城區之間快速聯系的主導軌道交通方式,線路以服務通勤客流為主,提供大站快車式服務。總計6條線路,約403公裡。
區域快線(S線)是提供北京都市區主要節點之間快速服務的軌道交通方式。規劃區域快線網由15條(段)線路構成,其中包括利用鐵路資源線路和新建線路。
根據規劃,北京地鐵3號線、12號線等在建新線有望採用8A編組、最高時速100公裡的高配置,進一步為北京市民通勤和出行提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