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觀點觀察

小治靠技術,大治靠制度

2021年12月17日15:41 |
小字號

生病了用什麼治?

如果只是抽象地問這個問題,或者泛泛地談這個問題,人們第一個反應很可能是找大夫,用藥治。不錯,治病首先是一個醫療問題。

但是,如果要把它放在一個現實社會當中,事情可能就沒有那麼簡單了。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病,由於發病面比較大,救治成本比較高,所以即便從技術上是可行的,很多人也常常得不到醫治,因而被人們看作是不治之症。更有一些傳染病,就個體來說,原本是可以被醫治的,但由於無法控制社會層面的傳播,所以常常是在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之后才得到遏制的。因此,對於疾病治療來說,一方面要受制於醫療技術水平,另外一方面則要受到社會因素的制約。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的血吸虫病。在解放前,這種病就被看作是不治之症,一度使上千萬人患病,1億人的生命受到威脅。造成了“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境況。要在大范圍治療血吸虫病,並且鏟除其滋生的根源,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醫療問題。消滅血吸虫病要在消滅釘螺、治療病人、管理糞便、安全用水、個人防護等多個環節一齊動手,沒有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動員、科學的醫療方法,是做不好這項系統工程的。

再比如說麻風病也是如此。麻風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在全世界有3000多年的流行史,它是由麻風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主要侵犯人體皮膚粘膜和周圍神經,歷來被譽為不治之症,以至於人們談麻色變,唯恐避之不及。解放前我國很多地區都流行這種疾病。由於人們也沒有別的辦法,所以一旦發病,村裡人往往就把生病者趕出村寨,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個麻風寨,任病人自生自滅。由此看來,一種疾病的產生、流行,並不單純會受自然因素影響,還會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反過來一種疾病的治療,同樣不僅要靠技術,而且也要靠社會,有時社會還會成為決定性因素。

例如對麻風病的治療。80年代初,人們開發出一種短程聯合化療的治療方法。這個方法首先在印度進行臨床實驗,但因為缺少實驗數據,而無法大規模推廣。在我國,通過省地縣三級防治網,通過各級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使得防治麻風病的各項措施得到有效推廣。李桓英大夫在介紹我國的治療經驗時,總是驕傲地說:這是政府行為,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去年以來,為防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採取的防控實踐給我們頗多啟示,一些我們平常看不到、看不清楚的東西也隨之水落石出。如政府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眾在防控中的決定性作用,等等。從道理上來說,防控傳染病的關鍵在於切斷傳播鏈條,這是防止病例增量的關鍵所在。同時,能給予感染者科學有效的救治,這是減少存量的關鍵。但是切斷傳播鏈條的前提是得能夠識別哪些人是感染者,這本身是具有一定難度的。處於潛伏期的病毒攜帶者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發病者有很多也是非典型症狀,即使是典型症狀者,在接受隔離治療過程中也具有強烈的傳染性。這種情況下,需要全社會多管齊下,如減少人員流動,為科學識別攜帶者、感染者贏得時間﹔管控出現病例的社區村庄,最大可能縮小傳播途徑﹔加強社會面防控,人人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等最大限度切斷交叉感染﹔加強救治,不放棄任何一個人,體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如此等等。

上述這些,隻有在黨和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參與下,在各地區各部門各領域各環節的通力協作下,才能得以順利推進。

歸根到底,制度優勢就是我們取得防疫重大勝利的密碼。

作者:祁金利,中共北京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副部長

來源:前線客戶端

(責編:孟竹、鮑聰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