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夏季游泳冬季上冰!國家游泳中心“水冰轉換”創造多項世界首次

2021年11月13日09:09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3日電 (董兆瑞)它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項目和冰上項目均可運行的“雙奧場館”,也是世界上首個在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奧運場館。它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如今華麗變身為“冰立方”。日前,記者探訪了這座可以“自由切換”的冬奧場館,揭秘它多項“世界首個”榮耀背后的秘密。

“水冰轉換”成就雙奧場館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標志性場館,承擔了游泳、跳水、花樣游泳等水上比賽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將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該場館在2019年首次完成游泳池與冰場的轉換,成為世界首座完成“水冰轉換”的場館,實現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同時,“冰立方”也將是冬奧會歷史上體量最大的冰壺場館。

“國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后,比賽大廳將具備冰上賽事、水上賽事及大型商業活動的承辦條件。”北京市國資公司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場館運行團隊后勤副主任楊奇勇介紹,“賽后,將在游泳季和冰上季之間不斷切換,春夏秋三個季節將成為‘水立方’,用於水上運動﹔冬季則變身為‘冰立方’,用於開展冰上運動,這將成為奧運場館可持續利用的典范。”

一副“骨架”撐起冰壺冰面

實現“水冰轉換”,這背后依靠的是可轉換結構體系以及可拆裝制冰系統等技術的創新應用,需要在游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

中建一局“冰立方”項目經理劉軍介紹,首先要把泳池裡的水抽干,然后在泳池內搭設可轉換架體。“搭架子”看似簡單,但這套冰場可轉換鋼結構的設計考量和安裝精度堪稱精密。

如何保証冰面在穩定牢固的同時,還能達到冬奧會比賽要求?劉軍告訴記者,秘密就藏在支撐冰面的可轉換鋼結構中。它由2600根3米高、2米長的薄壁H型鋼搭建而成,每根梁柱裝有柱腳,每個連接點裝有可拆卸高強度螺絲,確保鋼架堅固結實。

“架體搭設完畢后,施工團隊進行了荷載試驗,最終試驗結果顯示,每平方米增加1噸的荷載,鋼結構的最大變形僅有1.6毫米,符合3毫米以內的設計要求。”劉軍說。

一個“中樞”實現實時調節

如何保証比賽用冰不融化,觀賽群眾不寒冷,這涉及到本次場館改造的一大難點——賽場溫度分區控制。

國家游泳中心冰壺改造項目建筑負責人孫衛華介紹,改造后的場館不僅增加了功能,更將實現智能升級。全新的群智能系統將有效監控比賽大廳的熱濕環境和光環境的變化。“這個群智能系統就好比人的大腦神經中樞,根據場館內環境的變化適時調節場館內相關設備的運行情況以滿足賽場需要。”孫衛華說。

同時,改造后的比賽大廳內,根據需要在不同的點位設置了傳感設備,這些傳感設備就像人的眼、耳、皮膚等感覺器官一樣,感知著比賽大廳的溫濕度、聲光等環境的變化,並將這些數據及時反饋至“神經中樞”,場館的群智能系統就會實際情況自動調節。

通過一列的舉措,最終實現冰壺場館比賽大廳確保任何熱負荷條件下,冰壺賽道冰面溫度達到-8.5℃,冰面以上1.5米處溫度保持在10℃,相對濕度不超過30%,看台溫度16℃至18℃,實現室內高大空間溫度的分區調控,既滿足了冰壺比賽環境的需要,又為觀眾營造了舒適的觀賽環境。

據了解,上個月,“相約北京”國內冰壺測試活動和“相約北京·昆泰”2021年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相繼在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舉辦。國家游泳中心冬奧改造項目順利通過賽事驗收,為迎接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做好了准備。(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供圖)

(責編:池夢蕊、郭亞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