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觀點觀察

“接訴即辦”守初心暖民心

2021年11月09日08:5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接訴即辦”守初心暖民心

  本報記者 牛偉坤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實踐。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本市聚焦12類、27個高頻難點民生問題,梳理形成603項全年任務,逐一推進。黨員干部始終把百姓的事兒挂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高。

  “接訴即辦”打出北京效率

  “打完電話就有效果了,晚上安全多了!”豐台西路45號院附近的路燈亮了,居民們交口稱贊﹔郭庄子地鐵站B口北側的小廣場“美顏”了,起因是一通熱線電話……有事就打12345,已經成為許多市民遇到困難后的第一反應。“確實管用”是大家打完電話后的體會。

  2019年起,本市實施“接訴即辦”工作機制,12345熱線“一號響應”。“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成為日常,超大城市治理中,政府與民眾漸漸形成有效互動,共識不斷達成:接,是義不容辭的態度和職責﹔訴,是人民群眾的期盼與需求﹔即,是聞風而動的作風和理念﹔辦,是扎扎實實的作為與擔當。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接訴即辦”成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抓手。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專門制定了《關於在全市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和《關於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推進“接訴即辦”解決重點民生訴求的工作方案》。

  如今,階段性成績單亮出來。截至11月初,603項年度任務已完成515項,佔比85.41%。

  9月24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成為國內第一部規范接訴即辦工作的地方性法規。

  “未訴先辦”讓服務向前一步

  上醫治未病。各單位將服務再向前一步,及時發現,主動治理。

  每周一天,東城區前門街道的工作人員會走進社區現場辦公,與居民“面對面”,在交流中查找工作薄弱環節,解決居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對於提出的訴求,能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按挂牌銷號的原則進行整改落實。

  如今,胡同環境整治了、院落改造提升了、停車秩序改善了,一百余個問題得到解決。

  豐台區和義街道東裡第三社區是一處老舊小區。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麗陽的微信聊天界面,每天都被大事小事刷屏,“跑水了”“道路遺撒了”“有棵樹該修枝了”……她像是位總調度師,盡快解決居民的各種訴求。一位居民笑著說:“我們都不用打12345了,有事兒直接找居委會,一樣能快速給解決。”

  從“接訴即辦”到“未訴先辦”,一脈相承又有機融合。各區各部門各單位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扎扎實實知民意,解民憂。

  系統破解打通治理“快速路”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新的組織體系和問題治理路徑不斷完善。本市逐漸形成黨建引領、高位推動、專班治理、市區和街鄉鎮三級協同聯動的組織體系﹔強化“書記抓、抓書記”的制度設計,市級各部門、各區、各街鄉鎮黨委(黨組)書記親自抓,一級抓一級,形成“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機制。

  市級部門統籌出台政策,解決一件訴求,更要根治一類問題。針對房產証辦理難問題,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制定政策,區分開發建設單位與購房人責任,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針對拖欠工資頑疾,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進在建工程項目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五項核心制度。

  解決問題的思路被打開,更多主體參與到服務供給中來。

  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問題,市住房城鄉建設委探索構建“居民出一點、企業投一點、產權單位籌一點、補建設施收益一點、政府支持一點”的資金分擔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針對居家養老保障問題,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總體思路,發展養老助餐點、農村鄰裡互助養老服務點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北京實踐正在奮力書寫。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