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觀點觀察

北京接訴即辦: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2021年11月08日08:46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第9版 理論周刊·新論

  高春花

  習近平總書記科學總結我們黨百年來為實現和保証人民當家作主不懈奮斗的寶貴經驗,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民主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工作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來。近年來,北京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為指導,創新實施接訴即辦工作,堅持民主與民生相通、民主與民心相通、民主與民力相通,拓寬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渠道和載體,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民主立法實踐,創新首都基層治理,書寫了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的生動篇章。

  接訴即辦惠民生,回應群眾急難愁盼,用行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北京接訴即辦改革正是堅持把為民服務、為民解難作為核心價值理念,全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要求,聚焦滿足人民群眾的便利性、宜居性、多樣性、公正性、安全性,著力解決民生問題。

  聽取群眾訴求。接訴即辦中的“接”,就是認真傾聽民情民意,是義不容辭的態度和職責﹔接訴即辦中的“訴”,就是群眾有訴求向政府反映,這裡面既有群眾自己的事,也有關系公共利益的事,這些就是工作的指向,也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接訴”就是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了解、承接市民群眾的期盼和需求,這條熱線是暢通政府和市民的連心橋。市委市政府持續整合全市熱線資源,明確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主渠道定位,落實全面接訴要求。市民熱線服務工作機構通過語音、文字等方式全面、准確、規范記錄訴求提出的時間、訴求事項、聯系方式等要素,形成訴求工單。目前,全市333個街道鄉鎮被納入接訴即辦直派體系,建立直達街鄉鎮的訴求直通車,准確掌握民生大數據。

  解決群眾問題。接訴即辦中的“即”,要求馬上行動,是聞風而動的作風和理念﹔接訴即辦中的“辦”,就是解決問題,是扎扎實實的作為與擔當。接訴即辦就是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更好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即辦”是啟動訴求辦理的“一號響應”機制。形成訴求工單后,市民服務熱線工作機構及時分類甄別群眾所訴問題,即刻向屬地街道鄉鎮和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派單交辦,提出限期解決的標准和要求,點對點向群眾反饋處理情況。實施訴求派單流程再造,就地解決街道能自行解決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需要跨部門解決的復雜問題,及時上報需要市級部門推動的問題,形成聽取、分類、交辦的速解民憂工作體系,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接受群眾檢驗。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最終還是要群眾來檢驗,要靠接訴即辦“督”和“評”的機制來實現責任的落實。通過強化群眾監督、新聞媒體監督、紀檢監察機關專項監督,健全接訴即辦監督體系。通過推動實施訴求辦理測評,創建“七有”“五性”監測評價指標體系,以解決訴求為導向,以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為核心內容,覆蓋訴求接收、派單、辦理、主動治理全流程。通過實行分級分類考評,納入市區相關部門考核,對333個街鄉鎮開展月度排名,區委書記月度點評會通報排名情況,實現以評促改、以評促建。2019年以來,累計受理群眾反映3000多萬件,響應率保持100%,解決率、滿意率逐年大幅提高,發揮了監督評價的指揮棒作用。

  接訴即辦連民心,在立法實踐中更好體現人民意志,用制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於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參與實踐,這在北京接訴即辦立法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今年9月24日,《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表決通過,制度與法律完成了銜接,開門立法原則貫穿全過程,更好地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打造了一個直通民心的法治工程。

  廣泛征求民意。反映絕大多數民眾的意願,是立法的社會基礎。隻有建立在民意基礎上的法律才是人民期盼的、好的、管用的、能解決問題的良法。北京注重走好群眾路線,採取線上方式向社會公開立法草案、征求意見建議﹔組織人大代表走進“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市領導以人大代表身份深入“家”“站”,走到人大代表和基層群眾身邊,聽取訴求方、接訴方、承辦方的意見建議,真正讓“民意征求”直通一線﹔發揮基層立法聯系點的平台作用,確保立法的全過程、各環節都能吸納市民群眾的意見建議。起草階段征求120多家單位意見﹔草案進入法定審議環節后,又征求了11000多名各級人大代表和66000多名基層工作人員、市民群眾意見,最大程度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厚植了立法的民意基礎。

  切實保障民權。民主立法的過程,是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過程。上述權利不僅在立法過程中實現,而且還是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條例》草案經市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和二次審議后,及時向社會公開其立法過程、程序、內容,向公眾說明《條例》的名稱、體例、立法宗旨、原則、首都特色及其主要爭議點,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在兩次公開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市民通過市政府門戶網站、信函、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提出寶貴意見,提出立法建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參與權、表達權。公開立法程序、公示法律條文、征集民情民意、接受意見建議,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實現了立法的民權保障。

  積極匯聚民智。集中群眾智慧,是實現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動力之源。無論是立法過程還是成果表達,《條例》都充分吸納了人民群眾在首都社會治理方面的創新做法和經驗,如海澱區曙光花園社區黨委啟動“社區合伙人”機制統籌各方“共建共享”的觀念,朝陽區八裡庄街道紅廟社區機二委小區黨委啟動“黨政群共商”溝通各方的辦法,社區書記用“拉家常”“跑斷腿”拆掉大雜院中違建的“奇招”,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黨員先進性轉化為執行力的做法。《條例》的每一條款無不凝結著群眾經驗,《條例》規定的接訴即辦基本原則、領導體系、運行機制、工作載體、制度方向,全都凝聚著群眾智慧。

  接訴即辦聚民力,全面激發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人民民主的制度優勢增強首都基層治理效能

  評價一個國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全體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人民群眾能否暢通表達利益要求,社會各方面能否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是重要標准。北京深入實施接訴即辦改革,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發展,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接訴即辦改革形成的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首都基層治理的效能。

  深化接訴即辦增強基層治理積極性。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聞風而動、快速響應,群眾需求什麼、期待什麼,社會治理就重點關注什麼,可以有效實現治理模式由政府“端菜”向群眾“點菜”轉變,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為公眾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渠道和有效途徑。通過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在黨組織領導下,推動人民團體、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力量參與接訴即辦工作,要求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強宣傳,整合各類資源,充分激發各方力量。通過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工作體系,建立全面接訴、分類處置、精准派單、限時辦理、回訪考評、監督監察等工作機制,為首都基層治理增添新活力。

  推動未訴先辦提高基層治理主動性。如果說接訴即辦機制推動解決了一大批個案問題,那麼未訴先辦則是推動社會治理從“有一辦一、舉一反三”向“主動治理”轉化,通過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通過一個案例帶動一類現象的治理,彰顯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理念。市、區人民政府聚焦訴求反映集中的高頻次、共性問題,開展重點領域和區域治理﹔對持續時間長、解決難度大的訴求開展專題研究,制定解決方案,完善政策措施,明確主責單位,市、區、街道(鄉鎮)三級協同聯動,形成條塊結合、上下協同的工作合力,集中力量推動問題解決。以“每月一題”為重要抓手,推動主動治理、未訴先辦。總結提煉街鄉、社區在主動治理、未訴先辦方面積累的經驗做法,發揮街鄉民主協商和網格管理作用,對居(村)委會開展主動治理作出規定、提出要求。發揮數據運用、信息技術支撐在主動治理中的作用,為首都基層治理注入新動能。

  實踐無止境,創新也無止境。接訴即辦改革實踐及立法實踐,為首都人民搭建了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治舞台,提高了首都基層治理過程中的民主質效。在習近平總書記全過程人民民主重要論述指引下,首都人民將不斷總結經驗,在更廣泛領域積極探索,勇於創新,開辟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的首都新境界。

  (作者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鮑聰穎、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