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採后技術系列之黃瓜春季採后管理

2021年05月19日16:19  來源:  
 

黃瓜以嫩瓜供食用,具有清熱、利尿、解毒作用,可涼拌、熟食、作泡菜、腌漬、糖漬、醬漬、制干等,包括密刺黃瓜、旱黃瓜、水果黃瓜等眾多品類,為重要的果類蔬菜。黃瓜單產高,市場需求量大,種植經濟效益高,深受生產者喜愛﹔黃瓜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深受消費者喜愛。春季氣溫逐步回升,光照逐漸增強,越來越適合黃瓜生長,但早晚溫差大,溫度起伏大,黃瓜易出現大小頭、彎瓜尖瓜、細腰瓜等影響商品性問題,配送過程易出現冷害等問題,造成損耗率增加。在此情況下,本市生產企業、園區、合作社及生產大戶,應以品質為中心,做好黃瓜春季採后管理工作,為此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專家提出如下管理建議:

適時採收

春季光照充足、氣溫快速升高,晝夜溫差大,黃瓜生長較快,且品質佳,商品性好。雖食用方式和品種不同,但均有最適合採收的產品標准,如密刺類黃瓜,北京以“頂花帶刺”作為最佳商品性的標准之一。一般根瓜適當早採,以防墜秧,中部瓜條在符合消費需求的前提下,適當晚採,通過提高單瓜重的方式來提高單產,上部瓜條應當早採,以防止早衰。在選擇適宜品種的基礎上,保証肥水供應,符合採收標准的應適時採收,使黃瓜保持較佳的商品性和較高的成品率。春季溫濕度適宜,黃瓜生長快,每天可增加採收次數,如採收次數由上午1次變為上下午2次採收,使達到採收標准的黃瓜能及時採收,能避免出現超過採收標准的黃瓜。

關注商品性

早春黃瓜生長快,肥水管理措施不當,易脫肥缺水。脫肥、缺水、光照不足、病虫害等易造成大小頭、彎瓜尖瓜、細腰瓜等問題,既影響產量,也影響商品性。部分生產者盲目追求高產,過量增施氮肥,造成黃瓜口味淡、口感差。單純性彎瓜可通過重力作用方法,使瓜條變直,從而提高商品性。黃瓜生長期缺水會造成果肉脆度降低,品質下降,也影響產量。本市消費者更喜愛短把、果肉淺綠色、果肉細、密刺類、微甜類型黃瓜品種。生產者應選擇符合市場要求的品種外,還應提早採取疏瓜,使密度適宜,同時重施磷鉀肥等措施,在保持較高的品質、較好品相的基礎上,提高黃瓜產量。部分生產者為追求高產,過量施用氮素化肥,造成品質低。隨著黃瓜上市數量增加,消費者選擇性增強,品質劣、商品性差的黃瓜,易出現銷售價格低,甚至銷售不暢等問題,應引起重視。普通大黃瓜商品性要求:瓜條完整,瓜條已充分膨大,但種皮柔嫩﹔具有果實固有色澤,自然鮮亮,顏色均勻,有光澤,果柄新鮮,瓜體彎度在0.5 cm以內,瓜柄小於瓜長的1/7,瓜腔細,小於瓜橫徑的1/2,無棱,瓜條長度一致,色澤新鮮、刺瘤堅挺,無萎蔫,質地脆嫩﹔清潔、無雜物、無冷害、無凍害、無病斑、無腐爛、無苦味、無失水現象。

包裝方式合理

黃瓜有拇指黃瓜、水果黃瓜、旱黃瓜、普通大黃瓜等種類,不同種類黃瓜,包裝方式略有差異。應根據銷售渠道選擇合理的包裝方式。目前黃瓜多採用托盤+保鮮膜、保鮮膜包裹、槽型盒等包裝方式。包裝材料型號應與黃瓜規格相匹配,既能減少出現機械損傷,又能提高產品美觀度。套袋黃瓜可解決黃瓜大小頭問題,提高產量,提高商品性,也是一種新型包裝方式。為降低包裝成本,提高包裝效率,可根據包裝數量,選用適宜的半自動、全自動的果蔬包裝設備。為樹立農產品品牌意識,產品應實行分級銷售,即對黃瓜進行分級后包裝,不同等級的黃瓜流向不同市場,同時實行差異定價策略,促進農產品優質優價機制的形成。

配送過程規范

春季刮風天氣多,早晚溫度低。在疫情管控期,居住小區採取封閉管理,農產品實行不見面的交易方式,配送人員把產品放在小區門口露天存放,消費者不能及時收貨,甚至當天忘取快遞,造成黃瓜發生冷害甚至凍害,商品性降低,損耗率提高。應規范果蔬不見面銷售方式的配送過程,促進電子商務交易方式的健康發展。

保鮮方法得當

黃瓜適合的保鮮溫度為12℃-13℃,春季可在室溫下保存。黃瓜含水量高,一般為95%-98%,失水影響品質。為保証黃瓜品質,防止黃瓜失水,可用保鮮膜包裹或放入保鮮袋中。家用冰箱溫度一般為2-6℃,用冰箱存放5天以上,黃瓜極易出現果肉果皮分層、水漬狀斑等冷害症狀,失去商品性,造成經濟損失。如在家用冰箱中存放時間較長,可用保鮮膜包裹等方法,增加膜內溫度,減少水分流失,保持黃瓜新鮮度,從而達到保鮮效果,避免經濟損失。(柯南雁 王福東)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