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昌平草莓正值花期。北京市植保站技術人員收到了昌平區草莓種植戶王大姐的求助信息,即草莓出現葉子邊緣變干、花萼發焦的問題,技術人員實地走訪后確定這種症狀是由於草莓缺鈣引起的,俗稱為“干尖”,也叫“葉焦病”。
新葉頂端干枯皺縮
據了解,草莓“葉焦病”主要症狀表現為新葉頂端皺縮,葉尖、花萼焦枯,花蕾變褐,嚴重時會出現花穗抽出困難,后期坐果難,膨果慢,出現大量僵果,嚴重影響草莓產量和品質。
北京市農業技術人員介紹,田間調查表明,越是長勢強、生長旺盛的草莓品種越容易出現缺鈣現象。草莓缺鈣表現具有滯后性,發生缺鈣后不會立即表現症狀,等到出現症狀后再補救效果往往較差。因此,應對草莓“葉焦病”,需要早預防,從健康栽培出發,注重提升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肥力,加強棚室溫濕度和水肥管理,促進作物健康生長,保障草莓品質與產量。
那麼如何防治草莓“葉焦病”?北京市農業專家為廣大草莓種植戶支招:做好以下這幾點, 草莓“葉焦病”就不再焦心!
一、增施有機肥
增施腐熟有機肥、生物菌肥或種植綠肥。5年以上老菜田施有機肥一畝地不要超過2噸,盡量選羊糞或牛糞搭配雞糞,注意添加秸稈﹔新菜田可以用2噸純雞糞,定植前15天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生物菌肥等,能夠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增強土壤活性,促進多種有益生物菌的繁殖活動,且富含豐富的中微量元素,能為土壤補充養分,改善土壤肥力狀況。
二、減少復合肥
底肥減少復合肥或氮磷鉀的用量,避免一次用大量鉀肥、氮肥,減輕銨離子、鉀離子與鈣離子的拮抗作用。
三、補充鈣肥
土壤偏酸時,應注意配合施用鈣肥。沙質土壤宜增施鈣鎂磷肥,過磷酸鈣,硝酸鈣等含鈣肥料﹔老菜地和連作地宜適量增施石灰,一般每畝40-80公斤的生石灰或者熟石灰較為適宜,摻入基肥的有機肥中,結合耕地施入整個耕作層﹔也可根部沖施或者滴灌氨基酸鉀鈣、懸浮態鈣肥等。葉面噴霧要選擇易吸收、移動性強的鈣產品,如0.1%的硝酸鈣溶液每周2-3次。同時配合腐殖酸、海藻酸肥料增加中微量元素。
四、適量補硼肥
適量的硼可促發新根,提升植物對鈣的吸收,土壤補鈣和葉面噴鈣時加入適量硼砂或硼酸。
五、合理澆水,注意保溫
採用小水勤澆,膜下、滴灌澆水,保証水肥充足均勻,防止土壤忽干忽濕或者過分干燥,保証鈣吸收順利。冬季棚內注意保溫,不能低於10℃,連陰天也要適當通風,增加土壤通透性。(侯崢嶸 文方芳 陳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