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孫樂琪)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報》,寫滿批注的《蘇聯新經濟政策時期的財政金融政策》,寫在毛邊紙上的詩作……為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今天上午,“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在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19件珍貴革命文物由朱德后人捐贈香山革命紀念館。
香山革命紀念館文物征集研究部副主任桂星星介紹,本次捐贈文物史料共計19件套,其中朱德同志之孫朱和平捐贈14件套,孫女朱新華捐贈5件套。一本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版的《蘇聯新經濟政策時期的財政金融政策》有著深遠而特別的意義。“這本書1949年底發行,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為此,朱德同志用心學習經濟建設方面的知識。”翻開泛黃的書頁,上面大量圈閱和標注的痕跡歷歷在目,“可以看出,朱德同志當時閱讀十分仔細。”
“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革命大旗撐在手,終歸勝利屬人民。”一幅朱德同志書法作品由朱新華捐贈。桂星星介紹,這首詩由朱德同志贈與開國大將蕭勁光,作於1965年7月4日。這幅書法作品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它並沒題寫在宣紙上,而是創作在毛邊紙上。“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中,不論是斑駁的皮箱、文件夾,還是這幅創作在毛邊紙上的書法作品,都體現出以朱德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身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桂星星說。
一份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報》也是本次捐贈的重要文物。在當天《人民日報》的頭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今日在首都隆重舉行》、《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勝利閉幕》等“開天辟地”的消息赫然可見。而在頭版版面的右下角,還鈐印著朱德的“藏書章”。
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香山革命紀念館的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