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3日電 (尹星雲)北京石景山區八角街道建鋼南裡社區西院區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屬於老舊小區,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區出現了牆面破損、基礎設施老化、綠化缺失等問題。如何根據居民需求進行改造、提升居住品質,一直是八角街道十分關心的問題。
為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街道結合小區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制定方案。同時,從今年6月初,建鋼南裡社區多次召開老街坊議事協商會,收集居民群眾對社區改造的關心問題與意見建議,積極發動物業和老街坊共同推動老舊小區“有機更新”。通過幾次會議,社區黨委整理總結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其中居住環境、出行安全是群眾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圍繞著群眾關心的問題,街道出資70余萬元,在制定改造方案時將環境提升與安全保障結合考慮,設計環境提升的同時完善安全設施,布置安全設施時注重與周圍環境的整體設計。
現在,建鋼南裡社區一號樓前的台階、坡道經過翻新換成大理石面,以前鬆動的護欄也換了新的,搭配起重新粉刷彩繪過的牆面,美觀又實用。樓前變美觀了,樓后不能“燈下黑”。以前一號樓后有老舊圍欄存在死角,經常積存垃圾不好清理,現在圍欄拆除了並重新粉刷。由於西院空間狹小,孩子經常在行車道上活動,非常危險,街道因地制宜,在一號樓樓后改造騰出一塊區域,將該區域建設為專門用於兒童活動的樂園,孩子們有了更多休閑娛樂的場所。除了注重整體,對細節的要求也很高。二號樓南側花園現在有了圍欄,花園穿上了“新衣”,但是這些圍欄是社區黨委用“強迫症”換來的。開始施工方安裝的圍欄過高,居民反映會影響賞花的視野,還可能被人利用成“晾衣杆”滋長不文明行為,為此社區黨委和施工方反復溝通,把已經安裝完的圍欄拆掉重新換成了現在的圍欄。除了硬件建設,除了硬件建設,社區繪制了彩繪牆,推動社區文化建設,彩繪牆以傳統禮儀、敬老孝親為主題,為社區打造文明、和諧的生活環境。此外,還有樓體外部線路美化,以前很多線路都盤繞在樓體上,時間久了又臟又亂,還容易損壞。現在線路重新梳理后用管道包起來,一下就變得整潔了。
“面子”煥然一新可以提升社區形象增強居民歸屬感,而“裡子”是否真的舒適整潔同樣是居民對社區居住環境好壞的重要評定因素。一號樓地下室由於都是一居室且居住戶數密集,樓道內常有堆放物品現象,既臟亂又有火災隱患,每次清理過不了多久又會反彈,成了“頑疾”。社區黨委向街道科室、區消防中隊、首開房地物業、北京鍋爐廠等相關部門單位吹哨,共同商議一號樓地下室雜物清理問題。通過重新粉刷牆面、線路整理、更換照明設施把地下室的環境重新改造一遍,環境干淨整潔了,住在這的居民有了家的感覺,就有了維護公共環境的原動力。
據了解,八角街道未來將持續關注群眾所需所想,以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環境為基礎,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質,服務好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