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12日電 11月11日,北京市第三屆婦女創新創意大賽暨手工技能大賽決賽在園博園內開賽。來自四個項目類別的40名選手參加比賽。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工業大學、首都女新聞工作者協會等高校和新聞機構的5位專家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了現場評審。最終,大賽決出一等獎4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2名,東城、豐台、通州等8個區獲得優秀組織獎。
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部長杜芮、全國婦女手工編織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元綵、全國婦聯、北京市區婦聯、市區巧娘協會負責人以及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管理中心負責同志等百余人參加了比賽活動。
在大賽籌備過程中,北京市婦聯廣泛發動,積極動員,在16區婦聯、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和依文集團的有效配合下,對賽事組織的各層面進行了精心周密的部署,4個項目報名情況踴躍,共收到有效報名208人。10月中旬,大賽初賽陸續在朝陽、石景山、通州、大興區分賽區開賽。
此次進入決賽的選手,涉及手工編織、刺繡、手工布藝、工藝畫四個項目,是從各項目初賽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她們中,有熱愛手工創作的民間藝人、具有手工藝專長的女性人才,也有非遺項目傳承人,既有在各類比賽中屢戰屢勝的“巧手名家”,也有入行時間不長的新人﹔既有非遺技藝的絲綾堆繡,也有頗具國際流行語言優勢的壓花作品。選手的作品集中體現了當代審美與傳統技藝的結合,在追求美觀性的同時兼顧實用性,成為“消費升級”大潮中的一股清流。
專家評委認為,本次大賽無論從組織管理的成熟度、群眾參與的廣泛度、作品水平的提升度等方面都有明顯提高,參評的各類別作品充分體現了文化傳承、技藝表達、市場價值等方面的品性。對推進產業發展、技能提升,促進手工藝創新和助力脫困增收等具有積極作用。
北京市婦聯主席張雅君在講話中指出,市婦聯始終重視比賽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過手工技能大賽的組織,發掘更多的婦女手工藝技能人才,提升作品文化內涵和科技創新能力,引領婦女積極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加快首都婦女手工業發展,進一步拓寬城鄉婦女創業就業渠道。
張雅君表示,北京市婦女創新創意大賽是市婦聯的一項品牌工作,今年已經是第三屆。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參賽人數較往屆有所減少,但選手水平和作品質量沒有降低。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一大批女性手工藝人才脫穎而出,實現了老北京民俗、民間手工藝遺產的延續傳承與創新發展。希望各位參賽選手能不斷創新手工產品的設計理念,完善制作工藝,在保護、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引入創新元素,讓中國傳統手工藝走進現代生活,成為時尚新貴﹔希望各區婦聯、各巧娘協會分會挖掘自身潛力,發揮社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源頭參與,推動巧娘工作向更高層次發展﹔市婦聯也將積極爭取有利於促進婦女創業就業的各類資源,為婦女手工文化的創新發展、培育優秀傳承人提供有效服務。
頒獎儀式上,北京巧娘手工藝發展促進會新認定了第五批24家北京市級“巧娘工作室”,並進行了授牌,希望通過新鮮血液的加入,繼續提高“巧娘工作室”吸納和帶動城鄉婦女實現靈活就業的能力,為首都民族手工藝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