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體育館完成制冰 北京冬奧會首塊高科技環保冰面誕生

2020年11月12日13:01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12日電(董兆瑞) 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首都體育館於11日完成場地制冰,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一塊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冰面誕生。

據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奧建辦副主任張本華介紹,首都體育館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比賽場館,冰面尺寸31m×61m,同時滿足兩項比賽要求。冰場制冰系統採用當前最環保的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本次制冰工作主要針對當前冰面建設情況及制冰設備進行測試,於9日開始,11日完成。此次冰面凍冰測試呈現出制冰速度快、冰面溫度均勻等特點。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截止10月24日,北京賽區15塊冰面全部完成場地建設。其中,國家速滑館1塊、國家體育館2塊、國家游泳中心2塊、五棵鬆體育中心3塊、首體園區5塊,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2塊。目前,除首都體育館外,其他所有競賽場館均在進行制冰設備調試,並於今冬全部完成制冰。

記者了解到,北京賽區15塊冰面優先採用環保型制冷劑。其中7塊採用了清潔、低碳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這項技術是首次在冬奧會上應用,使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為歷史上首次大規模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劑的奧運會。此外,15塊冰面全部使用綠色清潔電能進行制冰。隨著今年6月世界首條50萬伏張北柔性直流輸變電工程投用,來自張家口的風電、光伏電能等綠色清潔電能正式進入北京,北京賽區所有競賽場館今冬即可利用綠電開展建設、運行。

另外,二氧化碳制冰全部余熱可實現回收再利用。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具有良好的制冷性能和環保特性,相比較常規制冷劑可以提升能效30%。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冷系統,在制冷過程中產生大量高品質余熱可通過冷熱聯供一體化設計進行回收利用,用於場館的熱水、澆冰、除濕等場景,例如,國家速滑館將場館制冷產生的余熱用於運動員生活熱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維護澆冰等,一年可節省200萬度電。首都體育館利用二氧化碳制冰所產生的熱源,每年可以節省100多萬度電,極大地提升了場館的綠色屬性。

另據了解,北京2022年冬奧會標志性場館國家速滑館為大道速滑比賽場地,採用全冰面設計,冰面面積約1.2萬平方米,為亞洲最大的多功能超大冰面。首體園區中,首都體育館、“冰壇”等4塊冰面均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冷系統,除竭力打造“最美的冰”之外,還成為二氧化碳制冰最集中的區域。國家游泳中心已經成功實現在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於2019年成功舉辦青少年冰壺比賽,並成為世界首個實現“冰水轉換”的場館;五棵鬆體育館目前也已經實現了六小時內完成冰球、籃球兩種比賽模式的轉換,成為場館可持續利用的典范。

北京賽區15塊冰面均在設計之初充分考慮賽后利用,為適應群眾性健身打下良好基礎。國家速滑館冰面採用分模塊控制冰面單元,能夠根據需求分區域進行制冰,可實現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等所有冰上運動的全覆蓋。首體園區賽后在滿足專業運動員訓練同時,還將成為向青少年推廣普及冰上運動、民眾體驗冬季美好生活的新場地,實現比賽、科研訓練以及群眾健身的全覆蓋。水立方、五棵鬆體育館,創新性地實現冬季項目與夏季項目的轉換,最大限度的提升場館利用率。(北京市重大項目辦供圖)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