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易升難降 未提醒即扣費 包年到期自動轉包月

北京嚴查電信企業手機資費違規

2020年11月09日08:29  來源:京報網
 
原標題:本市嚴查電信企業手機資費違規

  本報記者 趙鵬

  4G套餐出現下架潮且無法下調套餐檔位等問題,用戶辦理4G套餐時基本隻能通過實體營業廳卻不能在網上便捷操作?市通信管理局近日披露,未提醒即扣費,包年套餐到期后自動轉包月產生扣費等問題,是當前市民反映的部分問題。市民可撥打12300電信用戶申訴熱線,或登錄市通信管理局官網首頁“電信用戶申訴”欄目在線提交申訴事項,市通信管理局和本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都會及時處理用戶申訴,對於企業違規行為也將一查到底。

  低價5G套餐莫名被“隱藏”

  對於相關報道,北京三家運營商均表示,高收費套餐也可向低收費套餐遷轉。在辦理時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通過人工渠道或自助渠道辦理。

  那麼套餐轉換真的一點門檻沒有嗎?記者注意到,非合約套餐轉換確實非常便捷,但提前終止合約套餐所產生的違約金問題也是客觀存在。

  本以為自己辦的是138元5G套餐,市民肖先生接了客服的一個電話,竟然稀裡糊涂地就從原來百元級4G套餐升為了198元檔5G套餐。

  “流量根本用不完,每月也打不了那麼多電話,這個套餐感覺有點浪費。”肖先生稱。更讓他郁悶的是,要降檔可不容易。“您的套餐已使用了5個月,每月優惠了60元,要是提前解約更換為其它套餐,需在營業廳補繳300元才能更換其它套餐。”客服人員說。根據合約條款,套餐相對易升難降是個不爭的事實。

  運營商的小心思還不止於此。“在一家運營商APP的流量專區欄目內,點擊進入‘5G暢享套餐’中,系統默認是從158元檔開始顯示,我反復查看才發現中間用極小且極淡的字體寫著‘點擊查看全部套餐檔位’一行字,粗心或者眼神不好的人也許就忽略了128元這檔最便宜的套餐。”市民侯先生說。

  北京4G套餐未被大量下架

  那麼在北京,運營商是否為了推銷5G套餐,就大量下架了4G套餐呢?

  記者致電多家運營商客服獲悉,目前其5G套餐數量普遍在10款以內,而4G套餐數量至少也有十幾款甚至二十款以上,本市並未出現運營商大量下架4G套餐的情況。

  “原來我用的是一款北京移動非合約版38元4G套餐,后來因為家裡有WiFi,出門又很少上網,前些天我打算把它換成更便宜的套餐。”家住海澱區北窪路的退休市民閆女士告訴記者,“我咨詢工作人員得知,目前4G套餐數量不少,低價的也有好幾款,最后我很順利地通過客服電話辦理了一款10元級的低價4G套餐。”

  侵害用戶權益將一查到底

  眼下,本市運營商的電信服務整體質量如何,市民反映強烈的通信問題還有哪些?

  市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以本市最新統計的二季度電信服務質量情況來看,當季度北京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受理申訴和咨詢熱點問題共1999件,環比上升47.53%。

  在資費爭議問題中,用戶反映的問題主要包括對套餐外超出的費用有疑義﹔包年套餐到期后自動轉包月產生扣費﹔用戶對套餐到期后運營商未提醒產生扣費不認可等。

  而在服務類問題中,本市用戶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窗口人員業務辦理未成功或辦理錯誤引發用戶不滿﹔用戶發現開通的業務與使用需求不符,取消時被告知合約已生效等問題。

  這位負責人介紹,現在所有電信業務資費均實行市場調節價,但電信企業也應進一步提高資費透明度,建立資費方案公示制度。在業務宣傳推廣時,電信企業應做到全面、准確,對資費方案限制性條件及其他需引起用戶注意的事項,應履行提醒義務,不得片面夸大資費優惠幅度或容易引起用戶誤解的虛假宣傳。

  據這位負責人稱,市民如對電信企業服務等有任何不滿,都可撥打12300電信用戶申訴熱線,或登錄市通信管理局官網首頁“電信用戶申訴”欄目在線提交申訴事項,市通信管理局和本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都會及時處理用戶申訴,對於企業違規行為也將一查到底。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