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稻谷飄香,風景如畫。11月6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房山秋收節系列活動——“貢米水鄉、文化高庄”水稻收割節在房山區大石窩鎮高庄村舉行。遠道而來的游客們和鄉裡鄉親齊上陣,一同體驗水稻收割過程,共享秋收快樂時光。
此次活動地點選在了明清時即為貢品的石窩玉塘稻主產地大石窩鎮高庄村。伴隨著稻浪滾滾,稻谷飄香,開場舞《幸福的房山幸福多》拉開了活動序幕,緊隨其后的盛大開鐮儀式號角正式吹響,尊者宣布開鐮儀式開始,嘉賓們共同用鐮刀割下新一季的水稻,開啟了寓意五谷豐登的歡慶之歌。“收割”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現場大人孩子爭相割稻、“打谷”,體驗傳統農耕文化,感受收獲的辛勞和豐收的喜悅。
除了精彩的文藝表演和緊張的水稻收割環節,本次活動還與“金秋消費季”緊密銜接,設置了展示展銷區,大力推介大石窩特色農產品,並攜手“上房山 上京西”平台多位商家帶來磨盤柿、京西貢米等特色商品,開展線上直播帶貨,力求給參與活動的市民最新鮮的美味和最優惠的價格。
在機械收割展示區,游客能夠親身感受體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變遷。在農業景觀區,還可以欣賞到舞龍表演和稻田美景。
作為收官活動,“貢米水鄉、文化高庄”水稻收割節為持續近40天的2020年房山秋收節系列活動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也為延續農業文化遺產京西稻作文化奠定了良好開端。
據了解,近年來,房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房山京西稻作文化系統的保護與發展,積極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採取一系列措施,將高庄御塘稻注冊“御塘泉”商標,列入北京市農產品地理標志資源普查庫,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推廣優良水稻品種,開展水稻育秧、施肥、病虫害綜合防治的技術指導﹔連年對水稻良種種植實行補貼,保護農戶種植水稻的積極性﹔通過舉辦插秧節和秋收節文化活動來延續傳統節慶,邀請市民參加農事活動、學習農耕文化、體會農村習俗風貌,倡導人們回歸田園,感受“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野生活,重拾幾近消逝的淳朴情感,尊重在鄉土中耕耘的艱辛。
同時,房山還推出“五田六園”的發展思路,將京西稻作文化與生態休閑旅游相結合,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隨著北京房山京西稻作文化傳承和保護的不斷深入,生態房山將迎來新的生機和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