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新玉潤民心

2020年10月22日08:1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來源標題:新玉潤民心

金秋的和田,棗紅葉黃,瓜果飄香。玉龍喀什河上空,白雲如放牧的羊群在天上游走,不遠處傳來的歌聲,仿佛為這幅如畫風景配上了背景音樂,畫中的花草牛羊也跟著靈動起來。

歌聲從寬敞明亮的和田影劇院排練室裡飄出。那裡,新玉歌舞團的演員們正在精心排練扶貧勵志歌舞劇《買吐送的故事》,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宣部脫貧攻堅文藝匯演。

《買吐送的故事》是由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出資援助、和田地區新玉歌舞團打造的大型扶貧勵志歌舞劇,為《買吐送的幸福生活》的續集。該劇以和田農民買吐送的思想、生活變化為主線,採用歌舞、小品、說唱等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展現了“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強基層謀發展,把一個貧困落后的村子變成現代美麗的小村庄﹔把以買吐送為代表的思想落后的農牧民,變成學技術勤勞致富過上美好生活的現代新農民,充分表達了廣大農牧民群眾對黨的感恩之心。該劇一經上演,迅速火遍全疆,在和田鄉村巡演了一百多場,場場爆滿。

“能創作出這麼好的作品,得益於近些年全國各地對和田的援助,尤其是北京援建的和田影劇院,讓新玉歌舞團有了翻天覆地的新氣象。”說起新玉的變化,新玉歌舞團辦公室主任謝土雄臉上滿是自豪。

新玉歌舞團是新疆文化的一張金名片,全疆各項文藝演出評比中,新玉長期名列前茅。該團前身是和田文工團,成立於1957年,1965年進京演出時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並取“清新美玉”之意為其命名“新玉文工團”。1994年新玉文工團升級為如今的新玉歌舞團,現有160余名演員,其中國家一級演員6名,二級演員18名。曾兩次登上國家大劇院舞台,兩次上春晚,多次出國演出,摘得多個國家級金獎。

而這樣一個高水准的歌舞劇團,過去的排練場地只是一座不到400平方米的平房院,冬冷夏熱,還經常有老鼠光顧。

在北京市的援建下,和田地區全新的現代化影劇院於2016年6月啟用,新玉歌舞團便搬遷至此。“毫不夸張地說,真是天壤之別!”新玉歌舞團舞蹈隊隊長玉山江·吐孫介紹,全新的和田影劇院有10690平方米,共五層,集演出、排練、辦公、創作於一體,各種音響設備、舞美布置、軟件系統都是國內頂級的。

玉山江·吐孫語氣中帶著自豪和感恩:“這裡的硬件設備,我們稱第二,全疆劇團沒有人敢稱第一。我去北京很多劇院看過,那裡的條件大多數不如我們,和田影劇院至少不比保利劇院差,北京當我們真是親兄弟,把最好的設備給了我們,我們心存感激。”

除了硬件的改善,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的協調下,國家大劇院和田實訓基地在和田影劇院挂牌。北京演藝集團也已經開始了與新玉歌舞團的深度合作,雙方正在傾力打造大型歌舞劇《五星出東方》,將獻禮慶祝建黨100周年。為了做好這部大型歌舞劇,北京演藝集團先后多次帶專家到和田採風,並召開座談會交流討論,“雙方的合作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藝術表現理念,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謝土雄說。

“對於演員來說,能在如此現代化的劇場排練和演出,是我們最大的滿足。”有著“新疆舞蹈皇后”之稱的國家一級演員夏熱帕特·熱合曼女士說,“對於北京的援助,我們有太多感恩的話想說,但說也說不完,隻有用實際行動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來感謝黨中央,感謝北京人民,為新疆的脫貧攻堅凝心聚力、譜寫輝煌。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