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打造指尖上的政務服務新體驗 千余件政務事項“指尖”就能辦

2020年10月21日18:21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2019年以來,北京市積極開展指尖行動計劃,大力推動覆蓋范圍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渠道向移動端拓展。在“北京通”APP的基礎上,拓展了微信、支付寶、百度3種服務渠道,實現了北京市政務服務移動端多渠道服務。在全市各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下,各渠道接入政務服務應用數量不斷增加。截至2020年10月上旬,“北京通”APP已接入應用995項、百度小程序已接入應用1108項、微信小程序已接入應用1134項、支付寶小程序已接入應用1070項,涵蓋了市公安局、市殘聯、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55個部門的高頻服務事項,提供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政務信息、在線互動等服務內容,並提供了電子証照應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外國人服務等功能,為企業群眾提供貼心靈便的掌上辦事新體驗,全面提升了北京市掌上政務服務的能力。

實現移動端政務服務渠道全覆蓋

為提升用戶使用便利度,全面拓展移動端服務渠道,小程序的建設從社交、支付和地圖查詢3種類型選取了高頻常用的第三方APP作為基礎,避免辦事人重復下載安裝APP。同時,充分發揮第三方APP的用戶數量大的優勢,向辦事人主動推送移動端政務服務應用。依托全市統一身份認証系統,已實現多渠道用戶信息的互通互認,用戶隻需在一個平台注冊賬號,即可同時登錄市網上政務服務大廳、“北京通”APP和各類小程序,實現“一次注冊,全網通辦”。

“刷臉”驗証保護用戶安全隱私

為方便辦事人對移動端應用保存的個人信息進行集中管理、統一展示,北京市在各移動端打造了個性化用戶空間,提供“個人信息”、“我的証照”、“我的咨詢”等服務,方便市民隨時查看相關信息。如,辦事人可在“我的証照”中對已實現電子化的個人証照,包括身份証、戶口簿、社保卡、駕駛証等,進行查看、綁定、解綁等操作,並實現辦事時証照應用授權、查看歷史授權記錄等。同時,為保護用戶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目前,北京市4個移動端渠道均已實現人臉識別身份認証,辦事人通過“刷臉”驗証后方可查看涉及個人隱私相關信息、提交辦事申請、調取並應用電子証照等,防止個人信息泄露。

“一碼辦事”助力材料精簡

為豐富移動端服務場景,北京市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電子証照在移動端的申領管理和掃碼亮証服務。辦事人在實體大廳綜合窗口辦理業務時,隻需攜帶手機,憑借“一碼辦事”功能,即可掃描二維碼辦理取號,並在綜合窗口向工作人員授權,調取市電子証照庫中已實現應用的身份証、戶口簿、結婚証、離婚証等65類電子証照。在辦事人核實証照信息並簽字確認后,電子証照直接上傳至受理系統,並同步流轉至后台審批系統,完成全程電子化辦理。以“小客車指標配置”業務為例,過去,辦事人需要攜帶本人的身份証和駕駛証的原件及復印件才能辦理。現在,辦事人隻需使用手機端的電子証照亮証服務,綜合受理平台就可直接調取到辦事人的電子身份証、電子駕駛証,工作人員核驗通過后即完成辦理。全程無需提交任何實體証照或紙質材料,辦事體驗更加暢快、便利。

高頻服務一鍵便捷辦理

各移動端以用戶體驗為導向,按照主題、部門、對象等分類,規劃了不同類型的辦事專區,方便快速定位到事項。以主題分類為例,已創建了社會保障、戶政服務、交通管理、教育考試、醫療衛生等40個不同專題,實現了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衛健委等多部門的高頻熱點服務分類集中發布。如,社會保障專題集中發布了社保卡補換卡、醫療定點機構修改等12項服務,戶政服務專題集中發布了身份証預約辦理、出生登記預申請等29項服務,醫療衛生專題集中發布了新生兒疾病篩查結果查詢、婚檢孕檢預約等28項服務,辦事人可通過主題快速定位服務入口,實現一鍵辦理。以辦事人常用的“出生登記”為例,登錄政務服務移動端應用后,通過“戶政服務”主題專區或搜索關鍵字“出生登記”即可快速找到“出生登記預申請”服務入口,實現在線提交材料辦理預約登記,免去現場排隊等候時間。

便民信息一鍵快速查詢

為方便辦事人快速查詢各類常用信息,移動端集成了多項高頻信息查詢服務,辦事人可在小程序首頁按主題、部門、區域等維度快速定位服務項。同時可在“辦事”專區,根據主題、對象、生命周期等維度快速定位相關事項,一鍵查詢到辦理地址、流程、申請材料、結果樣本等辦事指南信息,為其提供“手掌間”的信息服務。以“成績”查詢為例,移動端添加了中考、高考、成考、自考、職業技能、公務員等多種考試成績查詢,用戶無需再登錄不同網站分別進行查詢,簡化了辦事流程。同時,辦事人還可在“生活服務”專題裡隨時查詢到糧油價格、水果價格、郵政業務資費等信息,並通過便民地圖找到身邊的學校、醫院、圖書館、派出所、交警大隊、便利店等。此外,借助百度、微信、支付寶等平台自身優勢,將其已有城市服務進行接入,包括百度小程序的AI尋人、微信小程序的ETC助手、支付寶小程序的物業費繳納等,進一步豐富其服務內容。

智能語音搜索助力無障礙環境建設

充分利用AI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智能語音搜索功能。辦事人可通過喚醒語音助手,使用語音快速定位服務事項,為有視覺障礙的用戶提供智能輔助作用,助力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同時,小程序加大了對助殘方面的服務力度,包括殘疾人証辦理、殘疾人証件挂失補辦、成年殘疾人康復服務補貼等多項助殘服務均已在小程序上開通,讓殘障人士實現“足不出戶”享受便捷政務服務。

疫情專題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期間,為便利企業群眾辦事,服務好企業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本市在政務服務移動端推出疫情防控專題、復工復產專題、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專題等重點應用,為企業群眾提供疫情資訊及時查詢,便利服務一站辦理的辦事體驗。

“疫情防控”專題助力群眾生活便利。疫情發生之后,北京市第一時間在微信、支付寶、百度3個政務服務移動端渠道開設了疫情防控專欄,提供了發熱門診和定點醫院查詢、確診患者同乘查詢、交通出行、物資購買、權威回應等資訊,並提供國辦疫情防控線索網上征集等服務,方便企業群眾及時查詢資訊、反映情況。同時,接入了“京心相助”小程序,幫助基層工作人員開展社區疫情防控管理和返京人員登記。隨著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變化,結合人民群眾高頻需求,專題又陸續上線了核酸檢測機構查詢、核酸和抗體檢測查詢、北京健康寶使用指南等服務,幫助企業群眾一鍵電話預約核酸檢測,及時解決健康寶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等,助力疫情期間群眾工作生活便利。

“復工復產”專題助力企業戰疫復工兩不誤。為做好全市疫情防控,在微信、支付寶、百度3個政務服務移動端推出“復工復產”專題,集中發布疫情期間與企業復工復產相關的政策信息和24個高頻政務服務,包含復工指南、京心相助、就業服務、職業技能、登記注冊、納稅服務、交通出行7個模塊,實現北京市公共場所防控通告、升級客運代理點查詢、交通通告等防疫指南信息集中便捷查詢,靈活保險補貼預約、技能提升補貼申請、企業登記進度查詢、就業見習人員申請等便企利民服務一站辦理,助力企業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

“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題滿足高頻需求。疫情期間,北京市聚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網上辦事需求,在移動端推出專題,集中發布與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關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共包含開辦企業、申請資質、投資立項、企業信用、專利服務、納稅服務6個模塊,實現了企業登記進度查詢、保安服務許可証核發、招標代理機構填報信息查詢、動產抵押登記信息查詢、專利代理機構查詢、納稅人狀態查詢等事項在內的30項高頻服務一鍵直達,切實滿足企業信息查詢、事項辦理、日常工作等需要。

外國人服務專題助力在京工作生活

為方便在京外國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移動端小程序依托政府門戶網站首都之窗,提供了包括投資、工作、學習、生活、旅行等各方面的辦事指引及最新信息服務。其中,“投資在北京”匯聚了全市涉外服務資源,為外國投資者來京投資、為境外主體來京開展商務活動提供全面服務。“工作在北京”提供從簽証、找工作到保險、納稅、公積金、假期、勞動爭議解決等全方位服務。“留學在北京”為外國留學生提供北京高校留學資源、獎學金、學費、課程、實習等全過程信息服務。“生活在北京”聚焦外國人更好地融入、適應北京生活環境,提供居留許可、婚姻登記、住房、交通、醫療、子女教育、金融、安全、餐飲、購物等全方位場景化導引服務。“旅游在北京”從游、購、娛、食、住、行等方面,為外國人提供城市觀光、購物、餐飲、娛樂、住宿、交通、簽証、旅行社和導游、權益保護等信息服務。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