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一名小朋友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內繪畫。 當日不少游客來此參觀游覽,了解中國古代的建筑歷史和文化 攝影/新華社記者 魯鵬
10月1日晚,新街口街道的中秋燈會吸引了不少老街坊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麗都商圈
北京首個國際露天 音樂電影周亮相
雙節期間,正值2020年北京朝陽國際文化旅游節分會場——麗都國際露天音樂電影周舉行。作為北京首個國際露天音樂電影周,活動期間共將舉行7場經典電影露天展映、2場電影原聲音樂會、3場音樂演奏會以及金秋文化夜市,所有活動免費開放,在中秋國慶黃金周期間為市民呈上豐盛的視聽盛宴。
昨日17時,北京青年報記者在麗都商圈看到,金秋文化夜市已對外開放。麗都花園路及麗都花園北路兩條道路上,各個攤位夾道排開,貨架上既有來自西班牙、法國、荷蘭、希臘等國家的異域風情文創產品,又有漢字體驗館、大運河文創、中秋兔兒爺等“中國風”商品攤位,還有一批扶貧品牌精彩亮相。金秋文化夜市將持續至10月4日,於每晚17點至22點開放,麗都商圈內外50余家明星商戶和品牌企業參與。
穿過市集走到頤錦廣場,停車場正前方就是音樂電影周演出活動主會場。19時整,隨著樂隊指揮輕點指揮棒,一支曲調悠揚的交響樂奏響,當天的露天音樂會正式上演。據介紹,本次活動每天設不同主題,分別為紅色歲月、您好祖國、世界經典、致敬大師、動情畫意。活動期間,每晚都有一場音樂會上演,包括配合經典電影片段剪輯的原聲音樂同步演奏會、小型現場演奏會等,讓大家充分感受音符魅力。
此外,主會場每天都將放映1至2部經典電影,既有國內熱映的《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又有國外備受好評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以及孩子們喜愛的《獅子王》《冰雪奇緣》等動畫片,用音樂與電影勾起市民記憶,向來往行人獻上節日祝福。
“我們這次舉辦音樂電影周的靈感,源於奧地利維也納市政廳廣場的露天音樂電影節。它發起於199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音樂電影節。每年夏天,世界各地很多人都會去那裡感受文藝的魅力。”將台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麗都片區優雅靜謐,同時洋溢著國際化氛圍。“音樂電影節這種藝術形式和麗都的氣質非常契合。所以我們決定結合麗都的藝術化社區生態,量身定制打造出一場專屬於麗都的露天音樂電影周,並把它做成一個可持續運營的IP。”
麗都商圈位於將台地區西部,是北京最早的涉外商圈之一。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麗都片區環境提升及設施更新項目正在進行中,項目整體計劃分為三期,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麗都花園路、麗都花園北路、麗都文投環路三條商街改造提升,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將在年底前全部完成,屆時區域面貌將煥然一新。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古觀象台
十六月圓聽古曲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農歷八月十六晚,北京天文館精心策劃了一場具有濃郁傳統文化氛圍的特色活動:天文館之夜——“清輝雅韻”古台賞月活動在北京古觀象台舉辦。200多名市民賞月、聽琴、觀展、登台,感受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
北京古觀象台始建於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是明、清兩代皇家天文台。台頂展出的天體儀、象限儀、赤道經緯儀、地平經緯儀等八件古天文儀器均為國家一級文物,堪稱天文國寶。昨晚,觀眾們登上古台台頂,領略古代天文觀測儀器的風貌。
當晚活動中,古天文專家為觀眾們講解了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月亮、詩詞歌賦中的月亮、典故成語中的月亮。人們伴著月色的清輝神游中國古天文的浪漫星海,還用院落中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月亮,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尋找月海、環形山等月貌,了解這個地球近鄰的奧秘。
現場還有專業民樂樂團演出,《春江花月夜》《水調歌頭》《彩雲追月》《花好月圓》等經典樂曲在這座有著近600年歷史的古朴院落中悠然奏響,為賞月增添了一份浪漫詩意。昨晚起,古觀象台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展覽面向觀眾開放,工作人員娓娓講述古天文的發展脈絡,介紹古台的歷史故事。
文/本報記者 雷嘉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地壇公園
中醫藥健康文化節
市民免費嘗潤肺茶
昨日,由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民族醫藥文化研究促進會承辦的 “第十二屆地壇中醫藥健康文化節暨第十三屆北京中醫藥文化宣傳周”在地壇公園精彩亮相,為金秋的北京以及十一黃金周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線。當日,本市首個中醫藥健康文化體驗館也正式落戶地壇公園中醫藥養生文化園,在這裡市民可親身體會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
品藥茶、看中醫藥文創、學習中醫藥知識……昨天上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在中醫藥健康文化體驗館“養生坊”看到,不少市民正在這裡體驗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在進門處有一個小銅人,全面展示人體穴位,吸引了不少游客駐足研究。進門左側的文創展示區,則陳列著中草藥香囊、華佗U型枕、防疫貼、銀花清肺飲等中醫藥相關的文創產品。北側牆上的24塊圓形牌子,展示著跟隨二十四節氣進行養生的理念。
當然,整個體驗館內最吸引人的還是品茶區,不少市民正在這裡免費品嘗秋梨潤肺健體茶。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款茶由石斛、黃精、西洋參、枸杞、百合這五味藥材加上秋梨熬制而成。“北方天氣干燥,喝這款健體茶可以起到潤燥、潤肺的作用,在家熬制時,取每種藥材3克,再加半個梨即可。”
昨天上午的地壇公園可謂中醫藥文化味兒十足。文化節主展區設在公園東西主干道和銀杏大道兩側,以圖片、展板、互動體驗等方式分為七大板塊,分別包括中華民族醫藥文化展、中醫藥疫情防控成果展、首都中醫健康扶貧成果展、北京中醫健康養老示范工程成果展、中醫健康與數字文化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成果展、國家綜改試驗區成果展。
據了解,本屆文化節以弘揚傳統文化,共享健康生活為主題,以“傳承中醫精華、保健康迎小康”為目標,推出“十百千萬”特色活動。文化節首次發布了《北京中醫健康服務地圖》《我的健康我做主:中醫健康自我保健口袋書》,更有千所參與機構結合“名中醫身邊工程”項目,組織服務團隊及相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市民百姓開展健康咨詢服務,真正讓中醫服務惠及大眾健康。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