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地處京南大興的龐各庄鎮,不止有可口的西瓜,更有高品質的梨。華北面積最大、樹齡最老、品種最多、開花最早的古生態梨樹群,就在龐各庄鎮梨花村。村內擁有現存百年以上古梨樹3萬多棵,其中園中之最的“貢樹”樹齡已有400多年,最高年產量曾達2000多斤。
秋天是採摘品嘗梨子的好時候。眼下,梨花村的果農們有了一項“新農活”——直播帶貨。9月17日,大興區農業農村局、園林綠化局和龐各庄鎮政府共同為梨花村引進了專業的團隊,在梨園中進行了今年首場電商直播帶貨。兩位擁有豐富種植經驗的“梨把式”親自上陣,為家鄉的高品質農產品代言,獲得了很好的效果,2小時就賣出5000箱梨,重量達5萬斤,銷售額將近30萬元。
一大早,伴著朝陽,在400多歲“貢樹”西側不遠的地方,專業團隊就搭起了直播間,10來位工作人員干得起勁兒:主持人在化妝、場務在布置展示桌面、導播則在調試設備,再看周圍,3部手機、2台攝像機、2台照相機已經對准了直播背板,更有一大堆常人叫不出名字的電子設備,拖著長長的電線。相關負責人說,團隊精心籌劃,將在淘寶、百度、騰訊、拼多多、抖音、快手、新浪微博等平台進行全網電商直播,為的就是助力梨花村打造高端農業品牌,實現果農增收。
“梨把式”寇玉才75歲了,打小從梨樹下長大,號稱“種樹60年”,每次梨園辦活動,村民們總要邀請他出來為游客科普一番怎樣挑梨選梨。本次直播,他分別向大家推介了廣梨、紅肖梨、雪花梨、子母梨等8個品種。
雖然是第一次上直播“帶貨”,但寇玉才一點也不發怵,用他的話說,“沒什麼好緊張的。咱村的梨品質高,我敢向大家打保票,嘗一口,那種香甜一定忘不了。”為什麼這麼自信?他說,大興區和龐各庄鎮近年來啟動了老果樹保護機制,為每一棵老樹登記、建檔,梨花村的古梨樹也都在其中,果農種樹還能享受補貼,林業站會有技術員提供專業指導,“這麼多人一起努力,您說說,梨能不好吃嗎?”記者注意到,此言一出,立馬有不少網友下單,銷售額蹭蹭蹭地往上漲。
提到梨花村,不得不提“貢樹”,它結出的“金把黃”鴨梨,背后還有個典故呢。傳說萬歷年間,梨花村有個姓寇的秀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頗受萬歷皇帝的賞識。有一年中秋節,他被萬歷皇帝召至宮裡賞月。席間,寇姓秀才拿出兩個又大又黃的鴨梨。皇帝拿起一個咬了幾口,覺得這鴨梨又脆、又甜,真是爽口,便將此梨命名為“金把黃”。
恰巧直播間就搭在“貢樹”附近,導播將鏡頭一轉,網友們就見到了這棵枝繁葉茂、明顯高出其他梨樹一米多的“樹王”。
守護這棵“貢樹”的果農侯書興也來到了直播間,紅臉龐、梳寸頭的他,朴實的農民模樣,和網友聊起了自己和“貢樹”打交道20多年的時光,“我陪伴這棵樹的時間,甚至比和自己孩子還長。”老侯說,遇到狂風暴雨時節,自己不擔心自家房子漏不漏水,卻擔心這棵古樹會不會有枝干折斷。“看看老侯這負責,就知道他把古樹養護得多好了。”網友將的這句話出現在了評論區,緊接著,“金把黃”的訂單也增長了不少。
直播結束,老侯為直播團隊送上了“金把黃”,讓辛苦一上午的成員們解解渴。“過去,梨園只是靠著採摘客口口相傳,收入不穩定,今后,靠著直播帶貨,收入應當能增長不少。”老侯說,自己雖然64歲了,但仍要抓緊學習這項“新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