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區最大基層公共文化場所試運行

9月下旬開放 接受線上預約報名

2020年09月01日13:04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池夢蕊 洪珊)體驗非遺榫卯、龍鱗裝技藝,學習咖啡沖泡方法,參與親子閱讀及互動游戲……9月1日上午,美后肆時·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舉辦“歡樂東城,肆時美好”線下特別活動,該中心是北京老城區最大的基層公共文化場所,目前處於試運行階段,預計9月下旬可以通過“美后肆時”微信公眾號預約方式前來參觀。

活動當天,國家級面點大師馮懷申做了主題為“小吃大藝”的分享,用京味京腔的講述方式,延著北京的歷史軌跡分享京城飲食文化,並且“由食入世”分享人生感悟﹔龍鱗裝非遺傳人張曉棟帶領參與者體驗書籍裝幀技藝與藝術相結合的美,帶大家穿越時空進入古法探索中,將幾近失傳、始於唐代的純手工制作書籍裝幀工藝。

此外,活動還邀請到童書推廣人菠菠、資深科普講師陳俊芬和咖啡講師,分別面向孩子和成人,開展了親子繪本故事會、榫卯技藝體驗和手沖咖啡分享活動。

本次活動中,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的北京影像館首次試運營對外開放,首映發布BTV《這裡是北京》制片人李欣近15年來系統研究、梳理、拍攝、制作的北京中軸線影像,展示了從1860年至今160年間,北京中軸線上道路、建筑、人文的照片和影像,涉及鐘鼓樓、地安門大街、景山、太廟、社稷壇、天安門,正陽門、南中軸、永定門9大主題,用真實的影像,講述中軸線的各個歷史瞬間,讓參觀者在震撼的視覺體驗中感受中軸線的歷史脈搏。正式開館之后,這些影像還將在此場館常年放映,並向市民免費開放。

參與本次活動的市民馬女士表示,她很喜歡來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參加活動,這裡的活動能滿足各年齡層人群的需求,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文化內容,豐富了業余生活,心靈得到了充實。

據了解,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又名“美后肆時”,寓意“四季更新,四時更迭,美好永不間斷”,是美術館后街地鐵8號線盾構工程騰退后新建落成的地標級公共文化場館,地上一層,地下三層,共有活動空間21處,總建筑面積5411平米,為市民提供閱讀、歌舞、戲劇、國學、藝術、文創、園藝、美食、健身等主題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特色文化體驗,預計今年9月下旬向市民全面開放。目前,市民可關注“美后肆時”微信公眾號,了解活動動態,進行預約報名。

四年前,東城區在全市率先開展了街道綜合文化中心和社區綜合文化室的社會化運營試點,政府引導,多元參與,幾年時間在東城形成了一批如東四胡同博物館、朝陽門社區文化生活館(27院兒)、角樓圖書館、東城區圖書館王府井分館、更讀書社分館、緣慶書苑等有特色、有影響力的城市文化空間。

今日,試運行的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美后肆時是實踐探索新的社會化運營之路的試煉場。作為綜合性、創新性、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將發揮超出街道級綜合文化中心的作用,成為輻射東城北部片區的公共文化綜合體,同時,也將作為東城區文化館總分館體系中的特色分館,在服務百姓、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水平,實現區域內公共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層面發揮巨大的作用,在東城形成區級-街道級-社區級三級管理模式和區級-片區級-街道級-社區級四級公共文化服務功能保障模式。

景山街道不僅有街道層面的市民中心,還有社區層面的人民書屋和百姓身邊的劇場南陽·共享際。人民書屋位於錢糧南巷,隆福寺社區開創“民意社工”機制,將“人民書屋”打造為居民會客廳,每天安排兩位社工輪崗作為會客廳“主持”,以聊天形式與居民交流,聽取居民心聲。會客廳的開放時間是工作日早上9時至11時,居民有任何想法和意見都可以向她們傾訴。在會客廳記錄本上,記者看到居民反映的各類問題:胡同裡狗屎太多,希望社區加強宣傳﹔背街小巷有衛生死角,希望物業清理得更仔細……

“下戶走訪是動態收集民意,‘居民會客廳’是靜態收集民意,‘民意社工’通過動靜兩種方式和居民面對面溝通,建立良好的情感聯系。”景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從人民書屋步行10分鐘,來到百姓身邊的劇場南陽·共享際。在東四北大街西側的胡同深處,被育群胡同和什錦花園胡同一南一北“夾住”的南陽胡同隻有短短200米左右,就打造出北京第一個集創作孵化、排練演出、休閑住宿等為一體的“戲劇共享生活社區”。南陽·共享際整體3494平米,其中劇場1064平米,同時圍繞戲劇創作、戲劇孵化、戲劇產業化,開發辦公室、工坊、商業,構建戲劇文化場景,二層是戲劇辦公和工作坊。

目前,南陽·共享際已作為東城戲劇基地,舉辦東城戲劇研討會,共同組織東城區“戲裡戲外”“讓愛發聲——戲劇直播間”等活動。據悉,今年東城區將進一步出台戲劇引導政策文件,加快人才培植、劇場建設、精品創作,引入常年駐場戲劇演出,推動東城戲劇“數字演藝區”建設,擦亮“大戲東望”東城戲劇品牌。

(責編:池夢蕊、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