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城市七夕夜游景區搜索量漲三倍 

2020年08月25日07:5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北京七夕酒店預訂量比上周增三成

        本報訊(記者 解麗)七夕臨近。今年的七夕與往年不同,受疫情影響,前段時間,很多情侶分隔兩地。現在,情侶們終於可以在一起過節了。昨日,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從全國來看,七夕酒店預訂量與上周同期相比,增長40%﹔上海成為七夕當天酒店預訂量最高的城市,廣州、北京酒店預訂熱度位列全國第二、第三﹔國內多個城市夜游景區搜索量環比增長超過3倍,情侶們在過節同時也點亮城市夜經濟。

  今年七夕正值周二。作為一周中第二個工作日,很多人都隻能在下班之后過節。去哪兒網數據顯示,與上周同期相比,北上廣深四座城市酒店預訂量出現大幅增長。上海成為酒店預訂量最高的城市,與上周同期相比,上海酒店預訂量增長近四成﹔廣州和北京成為七夕酒店預訂量第二、第三的城市,增幅分別是33%和29%。

  在酒店風格與地理位置上,各地情侶的偏好不盡相同,但城市CBD和游樂園附近的酒店搜索熱度最高。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上海的情侶們更喜歡網紅和復古洋房風格的酒店,外灘、陸家嘴附近的酒店最受青睞﹔廣州和北京的情侶們更希望住在可以打卡城市地標的酒店,廣州的珠江新城、天河體育館以及北京路商業街,北京的王府井、國貿和三裡屯都是熱門區域。

  另外,由於七夕當天是工作日,很多情侶選擇下班之后過節。去哪兒網數據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和深圳等城市的夜游景點搜索量環比增長超過3倍﹔北京歡樂谷、上海東方明珠、上海之巔觀光廳、廣州塔、深圳世界之窗等景點門票熱銷。

  此外,去古北水鎮放孔明燈、夜爬長城,去杭州錢江新城看一場燈光秀,也成為很多情侶的七夕選擇。此前受疫情影響,即便生活在一座城市的戀人們,也暫時成為“異地戀”。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旅游。去哪兒網數據顯示,近七成在2019年有旅行記錄的情侶們,今年依然牽手出行。

  相關新聞

  七夕文化節文藝演出送好運祝福

  昨日,以“銀河之約 圓夢運河”為主題的第八屆北京七夕文化節文藝演出在通州區文化館舉辦。在活動現場,本屆七夕文化節承載物——“好運”香包發布,為所有人送上了七夕的好運祝福。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伴隨著知名民俗專家阿龍的朗讀聲,“銀河之約 圓夢運河”第八屆北京七夕文化節文藝演出拉開大幕。據悉,今年七夕文藝演出分為天河、運河、人和三個篇章。其中,天河篇設有詩朗誦《乞巧》和黃梅戲《牛郎織女》選段兩個節目﹔運河篇包括《運河情》情景劇以及馮遠征、梁丹妮夫婦合誦的七夕詩歌﹔人和篇通過視頻短片《我的爸爸媽媽》以及歌曲《堅信愛會贏》,傳遞出愛能戰勝一切的正能量信號。

  演出現場,在阿龍與孩子們的輕鬆對話中,觀眾們直觀了解到七夕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意義。隨后,知名演員馮遠征、梁丹妮夫婦亮相,一起朗誦七夕詩歌,他們還在舞台上接受訪談,大方分享“愛情經”。人和篇則主打平凡人的幸福和勇敢,聚焦今年抗疫主題,邀請了來自城市副中心的兩組幸福小家庭——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重症監護室護士長張春花和丈夫姚志強以及中日友好醫院國際醫療部主管護師於國雙和她的孩子們。據了解,張春花與於國雙都曾參與今年的援鄂抗疫行動。援鄂期間,妻子一線奮戰,丈夫溫情守護,書寫著平凡人“你守護世界,我守護你”的故事。

  文藝演出最后,2020年七夕文化節的承載物——“好運”香包正式發布。香包以質朴精巧的工藝承載著千百年來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中華民族傳承文明的精致歷史証物,而在古代,香包也常常成為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寓意希望和美好。據介紹,此次發布的香包名稱是通過群眾征集的方式,最終確定。“大好河山,美麗運河”正是“好運”香包的寓意。“這份祝福是給天下有情人,也是給副中心以及我們偉大的祖國。”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說。

  據活動策劃方介紹,今年文藝演出的天河、運河、人和三個篇章,分別對應七夕文化、通州特色以及時代脈搏。尤其是人和篇,將普通人的抗疫故事搬上舞台,不僅樹立了身邊的愛情榜樣,傳遞出正確的婚戀觀,同時也表達出中國人民心齊人和,可戰勝一切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供圖/活動方

  老字號推“七夕套餐”送甜蜜優惠

  七夕,是傳說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不少年輕人選擇在此日表達傾慕之情,也有不少情侶、夫妻在此日推去其他應酬重溫二人世界。借傳統節日到來之際,北京華天旗下多家老字號也為有情人開啟“線”上大禮,推出七夕“甜蜜約會”優惠季。

  蘇菜翹楚同春園在口碑平台推出了兩款“七夕套餐”,其中包含經典響油鱔糊、大煮干絲在內的超值雙人套餐,原價304元的套餐七夕活動期間售價僅198元。此外,酸酸甜甜的“西湖醋魚”七夕期間也有享半價的超值優惠。同春園行政總廚王鴻慶介紹說:“西湖醋魚是浙江十大名菜之一,因為它最后要澆上一層糖醋,所以吃起來,魚肉嫩美,酸甜可口,很適合年輕人口味。”

  七夕期間,鼓樓馬凱餐廳特意推出一款新品菜肴,名叫“葡萄架下的私語”,這道菜品將聖女果做成葡萄形狀,“葡萄”下兩枚話梅若隱若現,宛如竊竊私語的情侶。據店裡工作人員介紹,該款菜品在七夕當天可享受5折優惠。同時店裡還推出雙人魚頭套餐、雙人雞丁套餐等多款雙人套餐,消費者通過口碑平台也可享受超值優惠。

  魯菜泰斗同和居在口碑網推出了雙味山藥5折的超值優惠,並在其推出的雙人套餐中特意加上了甜甜糯糯的“三不粘”。該店張紫薇經理介紹:“這道菜食材簡單,卻是一道功夫菜。需要廚師在十分鐘之內300-400鏟以上翻炒而成,成品狀若凝脂,甜而不膩。”

  此外,北京稻香村也為乞巧節推出了巧果禮盒,禮盒為粉色外包裝,盒中特別放置了一張“幸運符”,內配鯉魚、窗櫺、葫蘆、葉子、燈籠、如意鎖、貝殼7種造型的點心,小巧別致,寓意“七巧”。

  口味則選擇了更適合年輕人喜好的奶酪奶黃、紅酒櫻桃、抹茶煉乳、原味可可等。高顏值、小輕奢、口味多,頗受年輕顧客認可和喜愛。正在選購的李先生說:“這款巧果是我女朋友的‘欽點’,年年必買。”

  據北京稻香村相關負責人介紹,乞巧節女子吃巧果祈願是傳統的民俗,北京稻香村堅持在乞巧節推出傳統食品“巧果”,就是想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國古老而又博大的傳統習俗,復興傳統文化,展現中國民俗食品的魅力。

  文/本報記者 李佳

(責編:尹星雲、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