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5個對口幫扶地區脫貧摘帽

2020年08月04日07:4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朝陽區5個對口幫扶地區脫貧摘帽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市朝陽區在對口幫扶工作中多措並舉,從產業、就業、消費等多方面入手,通過在當地投資建廠、設立消費扶貧專櫃、組織街鄉精准結對幫扶、提升職業技能等,綜合施策,助力6個地區脫貧攻堅戰,內蒙古卓資縣等5個地區已實現脫貧摘帽。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朝陽區對口幫扶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等6個地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4萬人。近年來,朝陽區持續加大資金支持,2017年以來,累計上解市級幫扶資金13.84億元,投入區級財政資金2.86億元,年均增長7327萬元,實施援助項目140個,對受援地區脫貧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19年底,朝陽區共幫助受援地區減少貧困人口10.4萬人,卓資縣等5個地區正式宣布脫貧,墨玉縣也將於今年實現脫貧摘帽。

  產業扶貧是助力區域發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朝陽區2016年與內蒙古卓資縣確定對口幫扶關系后,在產業、人才、技術、勞務等方面精准出招,為卓資縣號“貧脈”、謀富路。據統計,僅2019年朝陽區就引導9家企業到卓資投資興業。2020年3月卓資縣正式“摘帽”。

  消費扶貧,能解決生產的下游環節。2019年,朝陽區開設銷售幫扶地區特色產品的雙創中心,為6個地區設置了產品銷售專櫃,並與這些地區的商務部門對接,由他們推薦當地企業。朝陽區還在多家連鎖超市設置扶貧產品專櫃,市民可在家門口挑選到來自這些地區的地道特色農產品。2019年,朝陽區銷售結對地區農產品8.2億元,助力1.3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解決就業是“造血”的重要手段。朝陽區“設站布點”破解就業難題,4.2萬名受援地區勞動力在京就業,1.2萬名建檔立卡勞動力就近安置就業。

  同時,在新疆和田墨玉縣扎瓦鎮就近就地就業孵化園區,朝陽區投資1000萬元新建廠房,該園區總佔地面積110畝,全部投產運行后,至少可解決1000人的就業問題。朝陽區2020年投入各項勞務協作幫扶資金共計1152萬元,用於墨玉縣技能培訓及公益性崗位補貼和就業幫扶工作站支持等扶貧工作。

  此外,朝陽區還充分發揮“互聯網+就業”的線上服務優勢,多渠道摸清收集就業意向、培訓需求等信息,充分利用北京地區在線教育資源實現當地貧困勞動力足不出戶的網絡課程教育,鼓勵當地開展線上培訓,提升就業率,全力助推墨玉縣脫貧摘帽。朝陽區援建了墨玉縣北京朝陽中學,同時,還採取當地機構集中培訓、實訓基地實訓等方式,為墨玉縣勞動力提供技能培訓和實操訓練的平台。

  結對幫扶方面,朝陽區制定3年工作計劃和年度幫扶協議,43個街鄉與受援地貧困鄉鎮結對全覆蓋。35家區屬醫院與河北、內蒙古基層衛生機構結對全覆蓋,114家企業與105個深度貧困村全覆蓋。

  朝陽區還注重精准幫扶,今年安排街鄉與新疆和田墨玉縣83個村進行幫扶結對,並組織屬地46家民營企業、社會組織與墨玉縣46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結合貧困村的不同需求,為每個村制定了具體的幫扶清單與措施。重點圍繞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方面與貧困縣逐一簽署幫扶協議,幫助當地精准脫貧。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