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邊的養蜂人 十一萬蜂群釀出“甜蜜的事業”

2020年07月27日15:24  來源:  
 

七月下旬,在北京東北部燕山腳下,從業32年的“蜂二代”王全生和妻子在戶外勞作時,仍免不了“全副武裝”,養蜂這項事業於他們而言,痛也甜蜜。當下夫婦二人已經搖出了新一批的荊花蜂蜜,正等待賣個好價錢。實際上在整個密雲,還有兩千余戶蜂農像王全生一樣,與超過11萬蜂群一起忙碌於這份甜蜜的事業﹔也有持續8年拿到綠色食品質量標志的合作社,帶領近千蜂農創造甜蜜生活。從前提起密雲,人們都知道這裡有北京的“大水盆”密雲水庫,但在當下,伴著數以億計蜜蜂的振翅聲和蜂農的汗水,北京“天然蜂場”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超800萬蜜蜂陪他一起“看天吃飯”

大暑之后,北京氣溫持續飆升到35℃以上,即使在遠郊密雲的大山裡,仍能感覺出幾分被太陽炙烤的灼燒感。好不容易等來大片雲朵遮住灼熱的光芒,戴著蜂帽、長衣長褲全副武裝的田淑革站在蜂箱前長舒了一口氣,“這雲遮上來,立馬就涼快了。”這是她和同是蜂農的丈夫王全生最愜意的時刻,夏天的風吹進太師屯鎮龍潭溝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毗鄰密雲水庫的關系,陰涼處的風裡總是帶著些許清涼。

這份偶然獲得的清涼稍縱即逝,畢竟,感受高溫的炙烤是養蜂人的日常。對於王全生來說,越是高溫天氣,越是檢查蜂箱的最好時刻,“蜜蜂何嘗不怕大熱天?溫度一高,蜜蜂沒那麼活躍,檢查蜂箱更方便些。”

在王全生兩口子“名下”,藏身於密雲大山裡的蜂箱共有400個,皆為繁殖能力強、產蜜快的意大利蜂。按照每蜂箱擁有2萬隻蜜蜂來計算,王全生現階段所養的蜜蜂總數在蜂群最盛時超過800萬,它們全部被安置在龍潭溝村的山坡上,這裡也是王全生和田淑革的“工作台”。蜂箱顏色被分為黃藍白綠四種,王全生說,之所以分列不同顏色一是為了好看,同時也為了方便蜜蜂們“認家”。

在全國30萬蜂農中,約一半蜂農如王全生一樣有固定場地。這意味著他們能依靠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而不必在每年的不同季節奔波千裡“追花奪蜜”。但同時,這也意味著蜂農和蜜蜂們會受到當地氣候環境的約束,需要非常純粹地“看天吃飯”。

2019年和2020年,密雲地區連續兩年經歷干旱天氣,這使得荊條花蜜產量減少不少。王全生家產出的蜂蜜是“自然成熟蜜”,即濃度高、不需深加工便可直接食用的天然蜂蜜,沒有二次勾兌和調劑,蜂蜜中自帶花香。氣候干旱對於王全生最直接的影響,是蜜蜂的產蜜量少了。“若是風調雨順,一個蜂箱最終能夠產蜜40斤。”王全生說趕上光景好的時候,自己和妻子從春忙到秋,收入能達近二十萬元。

可惜風調雨順的年景畢竟是少數,以前趕上過大暴雨,雨水把土台沖塌,上面的蜂箱直接被沖到了山下,蜂群損失慘重,為此王全生趕緊把土台用混凝土加固,蜂箱全放在沉重的合金架子上。“今年又趕上干旱,那點雨水全下城區了,花少了,蜜的產量沒那麼多,蜜蜂再勤快也沒用。”

事業干了32年 痛也甜蜜

今年49歲的王全生,已經當了32年職業養蜂人。而從另一個角度說,王全生稱得上是“蜂二代”,他迄今為止的人生都有蜜蜂的陪伴。“養蜂是家傳的手藝,打我記事兒起,家裡就有蜂箱,隻不過沒現在這麼多。”

上世紀九十年代,王全生結識了同為密雲人的田淑革,巧的是田淑革家也有蜂箱,也是從小就對養蜂輕車熟路。蜜蜂在辛勤採花粉釀蜜的同時,似乎也給二人牽出一根紅線來。採訪過程中,夫妻倆總是笑呵呵的,干活麻利,配合默契。有人稱這是“養蜂世家”的結合,是“蜂二代”的強強聯手,但田淑革心知這份事業的艱辛。“能堅持干下來不容易,早年間養蜂是不怎麼掙錢的,也就是最近幾年因為按照綠色食品標准要求,堅持產出自然成熟蜜,才真正有了些收益。”

挨蜇,對於養蜂人來說是最為尋常的事。讓記者詫異的是,養蜂這麼多年,田淑革至今對蜜蜂還是有點“害怕”的,哪怕天氣再熱,每次靠近蜂箱都需要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她是真心有點怕疼。而從17歲開始正式以養蜂為職業的王全生則稱,自己對蜜蜂蜇咬已經產生了“抗體”,“這麼多年下來,如今被蜜蜂蜇了,已經是隻疼不腫,感覺已經習慣了。”不過王全生說,自己的鼻子和“人中”仍舊脆弱,堪稱軟肋命門,“再有抗體,隻要這裡被蟄也疼得不行,肯定得流眼淚,根本控制不住”。所以他即便大大咧咧裸露胳膊和腳踝,也不忘將蜂帽上的防護網嚴絲合縫地系緊在胸前。

夫妻二人最近一次挨蜇的罪魁禍首卻是隻馬蜂,事過一周多,在田淑革的手腕上仍留有觸目驚心的針眼印記,“馬蜂的殺傷力比蜜蜂大得多,當時手腕腫成大包,那種疼感覺就是來自骨頭縫裡。”

即便有隨風雨而來的心疼和被蜇時的疼痛,夫妻二人仍覺得這是一份“甜蜜的事業”,這也是田淑革使用多年的微信名。在她的微信朋友圈裡,沒抱怨過干旱的天氣,隻為好雨知時節開心﹔沒展示過被蜇咬的傷口,總是給自家勤快的小蜜蜂喝彩點贊。

環境的指示器 很勤勞也很脆弱

手指著遠處的大山,王全生語氣裡透著驕傲,“我家的蜜蜂為了採蜜,有時都得飛到那座山后頭去,蜜蜂的採蜜范圍直線距離能到五公裡,白天採花粉花蜜回來,晚上就趕緊在‘蜂箱’裡加工,尤其勤快。”

然而,蜜蜂又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受不得農藥和環境污染,甚至連農藥氣味都受不了,蜂群對棲息地周邊水質土壤、蜜源植物都很挑剔,換句話說,有蜂群活躍的地方,一定是綠水青山、環境優越、農藥絕跡、鮮花盛開。因此,蜜蜂又被稱為自然環境的“指示器”。

養蜂這麼多年,王全生對待蜜蜂仍要小心翼翼伺候。自家附近種的核桃和栗子樹完全不敢打農藥,山坡上栽植的毛桃樹,也隻起到了遮陰作用。王全生說蜜蜂對於環境的要求太高,就連今年荊條花花粉少,夫婦二人也沒敢選擇買花粉喂養蜜蜂,“主要是不放心,害怕把病原帶回來。”

王全生家最新的一批蜜已經開始收獲,家裡的搖蜜工坊裡存放著搖好的蜂蜜。工作間裡,幾個一米多高的鐵皮桶裝著滿滿的蜂蜜,王全生舀起一瓢,從高處向桶裡倒,蜂蜜拉出了長長的流線,“隻有自然成熟的蜂蜜才能一直不斷絲。”王全生告訴記者,不管拉多長都不易斷絲,這是自然成熟蜜的特點。

王全生家的這批蜜,過幾日攢多了,合作社就會收走。2004年,北京京純養蜂專業合作社成立,世代養蜂的王全生是合作社的首批成員。王全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加入合作社后,家裡產的蜂蜜總算不愁銷路了,合作社收購價格穩定,收購數量有保障,隻要是好蜂蜜,基本上有多少就能賣多少。

十一萬蜂群 覆蓋密雲一二三產

密雲如今有養蜂人兩千多戶、蜂群超過十一萬群,蜂群總量佔北京近一半,而王全生加入的合作社,蜂群存欄量就超過了六萬群。

在密雲,像王全生一樣加入合作社的蜂農有許多。合作社培訓科學養蜂技術、回收加工蜂蜜、統一品牌銷售,入社的蜂農們少了很多操心事,養蜂的行當也比以前好干了。據合作社負責人李素霞介紹,目前,合作社成員800多戶,不僅涉及密雲區16個鄉鎮104個自然村,還輻射到了很多河北的養蜂戶。合作社針對密雲地區的養殖特點,每年都聘請蜜蜂養殖相關專家,對養殖技術、病虫害防治等為蜂農進行培訓,在保証蜂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了蜂農的養殖風險。

從王全生家沿著路向白龍潭下游走,不遠處就是京純合作社所在地蜜蜂大世界。搖好的原蜜,經檢驗合格后由合作社加貼追溯記錄,存放到貯藏庫中。根據生產計劃,在加工車間進行處理包裝,統一以合作社自有品牌通過京東自營店或者各大城市的農副特產店銷售,是中糧集團蜂產品供應商。

7月23日,記者在蜂蜜加工車間裡看到,經過融蜜、過濾等工序,蜂蜜被散裝進小袋,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包裝工人們要時時抽選進行稱重,保障每袋足重裝盒。李素霞說,如今這樣的小包裝因為方便攜帶更受到消費者歡迎,“一次一袋直接泡水喝就夠了,但千萬別拿開水泡,水溫要低於50℃,否則營養就被破壞了。”

在蜜蜂大世界的展台上,擺放著不同規格的蜂蜜產品,甚至還有唇膏、口紅、手工皂等,來參觀的游客不僅可以了解蜜蜂知識,還能在這裡體驗做一塊蜂蜜手工皂的樂趣。近幾年,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合作社的業務在蜜蜂養殖的基礎上,還發展了蜂產品加工銷售、蜂文化旅游,覆蓋了蜜蜂的一二三產業。

天然因素造就京郊“蜜罐”

荊條花,這種一般為紫色和白色的野花,廣泛分布於密雲附近的大山上,相比於其他蜜源植物,荊條花生命力較為頑強,流蜜也相對較多,借助這些天然的蜜源,密雲區的蜂農不用再單獨尋找蜜源,這也是密雲區成為中國蜜蜂之鄉的一個天然因素。

作為土生土長的密雲人,王全生一家人就住在蜂場下與蜜蜂為伴,他很自信,“密雲生態環境好,荊條花長得盛,沒有農藥化學污染,特別適合蜜蜂採蜜。”

北京近乎“苛刻”的綠色食品認証,足以支撐王全生等密雲蜂農的自信。北京市農業綠色食品辦公室高級農藝師、綠色食品資深檢查員周緒寶解釋說,蜜蜂是生態環境的指示器,而涉及綠色食品認証,蜂蜜生產地區的土壤水質、蜜源植物、蜜蜂養殖、檢測加工、貯存包裝、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都要持續經受高標准審查,“蜜蜂最怕農藥,養蜂最怕生螨虫,蜂農隻有每個環節做到位才能達到綠色食品要求。”

在京純合作社中,除了普通養蜂戶,像王全生一樣進行高標准綠色蜂蜜生產的標准化蜂場共有100戶。所謂綠色蜂蜜生產,即合作社對蜂農進行統一採購生產資料、統一引進優良品種、統一標准、統一培訓、統一檢測、統一加工、統一品牌和統一銷售,八個統一的管理貫穿於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鏈條中,保証綠色蜂產品的質量。

周緒寶表示,目前,北京市能取得綠色食品証書的蜂蜜不多,如今就集中在密雲,合作社的部分產品取得了綠色食品標志許可証書,都是自然成熟蜜。

據悉,作為密雲蜂蜜的代表,近年來合作社通過綠色食品提升合作社質量水平和產品美譽度,提高蜂農收入,其中還有大批低收入農戶通過蜜蜂養殖脫貧致富。守著北京至關重要的“一盆清水”,密雲水庫周邊不可能發展什麼工業與可能產生污染的種植業養殖業,但水庫邊綠水青山裡“甜蜜的事業”,漫山遍野的荊條花與忙碌不停的小小精靈,讓庫區的農戶們,每年都能對勤勞致富充滿期待。綠水青山的良好生態,更為密雲特色農業和林下經濟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蜂盛蜜勻”的金字招牌正越擦越亮。(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