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拖拉機亮相京郊 玉米無人播種顯神奇

2020年06月29日11:17  來源:  
 

近期,正值北京市三夏農忙季節。記者來到北京市大興區榆垡鎮,看到這裡正在進行玉米播種作業。靠近后發現,正在進行玉米播種的拖拉機竟然不用農機手操作,播種作業過程中的機具抬放、播種、掉頭所有動作都由拖拉機自主完成。

近年來,北京市農機鑒定推廣系統致力於推進農機化與信息化融合,開展了農機自動導航駕駛技術、農機全過程作業質量監測技術、農機作業遠程調度與管理等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今年,北京市農機試驗鑒定推廣站與中國農業大學、多家農機智能裝備企業如常州東風無級變速器有限公司、北京博創聯動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德邦大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大興區農機部門、大興榆垡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合作,圍繞產業發展問題和未來需求,踐行產學研推用合作攻關,在大興區及榆垡鎮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試驗示范基地,首次引進農機無人駕駛拖拉機、智能播種機,開展農機無人駕駛技術在耕整地及播種環節的技術集成試驗研究,實現農機在農田行駛、掉頭、耕種作業、質量監測的全過程無人化。目前,已在大田耕整地、玉米播種環節進行了試驗應用。

據了解,農機無人駕駛技術涉及到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控制技術、液壓等多學科的綜合,是現代農業中一項新興技術。進行拖拉機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目的是使拖拉機具備自定位、自主行走能力和自動控制能力,在作業過程中根據導航定位系統准確判斷自身的姿態、根據路徑規劃准確獲取自身的行走軌跡,然后通過綜合控制拖拉機的轉向、速度、發動機、電液提升等,最終實現按照規劃路徑行駛、作業。

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今年通過應用無人拖拉機自主作業技術,一是提高了作業質量。農機手使用傳統拖拉機進行田間作業時的精度約在10厘米,經過長時間勞作后,作業精度還會大大降低,從而降低了作業質量,不利於前后環節的配套作業。而無人駕駛拖拉機基於GPS/北斗雙模的自動導航技術,作業精度約可控制在3厘米,可以有效地避免重播和漏播,提升作業質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另外,根據自動導航過程中存儲的路徑數據,還可以使拖拉機在后續作業環節定位到固定的作業路徑,有效保証農機各環節作業配合精度。二是可降低機手勞動強度。農機在無人駕駛作業過程中,不再像以往一樣需要機手在農機上進行實時操控,機手隻需要在道路交通駕駛農機行駛至目標農田,然后便可以由農機根據規劃路線自主作業。這樣使駕駛員從單調重復、高強度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可延長作業時間,大大提高機車的使用效率。三是減少投入成本。由於無人駕駛行進中作業速度與發動機轉速更為平穩,匹配度更高,動力控制性能較優越,且路徑規劃方案優化,減少了不必要的行駛路程,因此可有效降低油耗,降低環境污染。另外,優越的路徑規劃降低了在播種期間的重播率,因此可有效減少種肥消耗,降低投入成本。

農機無人作業技術目前尚處於研發試驗階段,離大規模普及應用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但隨著相關技術、標准、產業的不斷發展、完善、健全,其勢必在不久的將來在大田農業中逐步應用落地。(文:劉婞韜 圖:蘇楠)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