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京津冀鮮食番茄大賽在通州國際種業園區鳴鑼開賽,來自三地70多個蔬菜園區的170個番茄品種集中展示。
2020年,鮮食番茄擂台賽參賽園區分別來自京津冀,參賽園區71個(去年61個),其中,北京50個園區,天津5個園區,河北省16個園區。參賽樣品170個(2019年139個),包括大果型47個,中果型73個,櫻桃番茄50個。活動按照大果型、中果型、櫻桃番茄三種類型對專家進行分組,由蔬菜領域的專家、營養學專家、農產品銷售專家、市民組成評分組,分別評選出擂主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秀獎。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往屆不同的是,本次擂台賽有三個特點:一是創新了辦會形式,為減少“疫情”期間聚集,首次採用全程雲端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二是對所有樣品進行農殘及糖度檢測和初評后,再進入專家復評環節,聚焦優質產品﹔三是根據大、中、小果型對專家進行分組,不同果型單獨測評,避免不同果型自身屬性差異影響判定,測評結果更加客觀。
經過緊張角逐,北京房山區的老田農業、北京北農種業種植園區、河北省邯鄲市健源現代農業科技園分別獲得大果型、中果型、櫻桃番茄的最高獎-擂主獎。通州區的金福藝農、谷新農業,海澱區的綠色果品觀光採摘園、百旺農業、富萬家農業,房山區的南河菜緣等以及來自河北省、天津市的部分優秀種植園區獲其他獎項。
2020年由北京選育的新品種中型番茄品種京採8號,果型更為周正,糖度更高,表皮的放射線紋路清晰,籽粒飽滿、豐滿多汁、風味濃郁,在大興、昌平、密雲區的農業園區都有部分種植。原味1號、京採6號、航粉高糖、桔柿等受歡迎品種,目前正值成熟期,採摘期將一直持續至6月下旬。採摘價格普遍在每公斤20-40元。
自2017年以來,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在全市示范推廣了原味1號、京採6號、京番308等系列水果番茄品種11個,採用基質栽培模式,通過水肥一體化、環境調控、植株調整和綠色病虫害防治技術的綜合應用,集成了京郊水果番茄基質化栽培技術體系,共建立水果番茄基質化栽培示范點28個,示范面積258畝,系列品種及配套技術已輻射應用到密雲、大興、延慶、順義、房山等區,總面積近3000畝,番茄可溶性固形物達到8%以上,平均畝產達到3 000公斤以上,平均售價每公斤30元,畝效益5萬元以上,較普通生產提高30%以上,已初步形成水果番茄產業化發展。其中密雲新王庄等村水果番茄已經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文、圖:柯南雁 雷喜紅 李新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