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銀:從修車匠到科技新農人

2020年05月07日16:19  來源:  
 

您印象中的養雞場什麼樣?泥濘不堪的路面,臭氣熏天的雞舍,糞污合流的溝渠?其實不然。如今,咱京郊的現代化養殖場裡,有的是一棟棟干淨的雞舍、一排排整齊的雞籠、一隻隻健康的母雞、一枚枚新鮮的雞蛋……

走進位於平谷區馬昌營鎮的北京雙銀養殖場,智能化的養殖方式讓人眼前一亮。而玩轉這些高科技的新農人張雙銀,他的老本行卻是一名修車匠。今天分享的,就是他的轉型發展致富經。

“萬元戶”掙的都是辛苦錢

炎炎夏日,走進雙銀養殖場卻聞不到糞污的臭味,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干淨精致。4棟雞舍從南向北一字排開,中間穿插種植了一些綠樹,場區雖然不大,但被管理得井井有條。這家雞場成立於2005年,目前存欄規模5萬隻,是本市無公害畜產品基地,每年向全市供應大量優質安全的無公害雞蛋。

雙銀養殖場的場長名叫張雙銀,瘦黑精干,十分健談。說起當初干養殖,他直言是因為懷揣一個“萬元戶”的夢想。

上世紀90年代初,20多歲的張雙銀還是一名自行車維修師傅,靠著給人修理自行車維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肉蛋奶的需求越來越大,他瞅准機會,回家養起了蛋雞。“最開始的時候,一沒技術、二沒資金、三沒人手、四沒場地,俺們就在自家院子裡養雞,東西廂房全都改造成了雞舍,一共養了1000隻雞。”張雙銀回憶說,那時候她和媳婦王香雲倆人忙得不可開交。每天早上天沒亮就起來清雞糞、喂飼料、添水,直到干完活兒,都感覺沒有完全睡醒一樣。由於沒有自動化設備,所有工序全都靠人工。最發愁的就是雞舍裡的250個喂水的玻璃罐,每天都要摘下來清洗干淨、添加清水。特別是夏季高溫的時候,光這一道工序,一個人就得干上兩三個小時。

一年多的時間,兩口子終於把這1000隻雞養出欄了,當時正趕上好行情,一次就掙了1萬元錢,成了村裡的“萬元戶”。可老張知道,這個“萬元戶”來的可不容易,真是他們兩口子的辛苦錢。

靠科技修車匠成新農人

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養殖業風險大,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傳統落后的養殖方式,更是難以避免各種高風險。有一次,張雙銀從外地買回7000多隻青皮烏雞,僅10天的工夫就全死光了,10萬元投入都打了水漂兒。張雙銀深深地意識到,這樣的傳統養殖模式沒有發展前景,2005年他在前芮營村租了16畝土地,建起了現代化養殖場。

養殖場走上正軌以后,老張沒有安於現狀,而是進一步加大投資,擴建雞舍,將原來的矮小雞舍改造成了4列3層的新式雞舍。還在雞舍內裝上了風機、水帘、料車等設備,走上了規模化養殖之路,養殖規模也擴大到了5萬隻。

雞舍大了,養的雞多了,環境調節、雞群補光、舍內消毒等問題也就來了。就拿雞群補光來說,光照是影響家禽生長的重要因素,不同生長階段的家禽需要的光照強度、光照時間都不同,為了能養好雞,要在不同時間更換不同瓦數的燈泡,來滿足小雞生長的需要。一棟雞舍上百個燈泡,一趟換下來至少要大半天兒時間。而一批雞的生長過程中,至少需要換2至3次燈泡,無形中加大了養殖場的人力投入。

正當張雙銀一籌莫展之時,市農業局畜牧業環境監測站的技術人員找到了他。原來,為了加快畜禽舍環境智能化技術的試驗,該站決定選擇老張的養殖場作為試驗點。在聽了新技術的介紹后,老張一點兒沒猶豫,欣然同意,這正是他急需的現代化技術設備。老張把2棟雞舍作為實驗舍,另保留一棟規格差不多的作為對照舍。

試驗首先是將舍內的電氣線路進行整合,將舍內原來的散布式的各種閘刀整合到控制箱內,通過觸摸屏控制。其次是對舍內照明系統進行改造,由簡單的白熾燈,轉變為可調節亮度的冷陰極燈。最后對消毒系統也進行了大幅升級,由肩背噴霧這種人工消毒模式,改造成了播種式消毒,隨著喂料環節的進行,就能完成全舍的消毒。

設備的安裝,讓張雙銀心裡樂開了花,養殖場人工、電能投入分別降低了50%,產蛋率卻提升了1%。隨后,他們又陸續開展了消毒試驗、光照試驗、無助力通風試驗等多個項目,為京郊現代化畜牧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重品質規范管理建章程

多年來,養殖場不斷提升硬件基礎,逐步由機械化走向智能化,在硬件提升的同時,軟件基礎也逐漸提高。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他越來越注意產品質量,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從雞隻免疫到禽蛋消毒、從飼料飲水到光照通風,涵蓋了家禽養殖的各個方面,生產了更加優質安全的農產品。他的養殖場也通過了無公害認証,收獲了市級優級標准化基地等榮譽。他們推出的富硒雞蛋,單枚售價就達到2元。

改革開放以來,本市畜牧養殖行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農業科技的引領下,張雙銀完成了從修車匠到新農人的轉型。經過北京市現代農業產業創新體系家禽創新團隊的支持,張雙銀的養殖場從一個家族式的小作坊,成了一家現代化的養殖企業。他只是首都千千萬萬農民中的普通一員,他的故事代表著在改革開放中的千千萬萬農民的拼搏與自強。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