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时政要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增强——

新时代首都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2年09月23日08:38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新时代首都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本报记者 陈雪柠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启新程。昨天,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以翔实的数据展示全市坚定不移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实现新时代首都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奋进之路。

  落实战略定位提升首都功能

  “四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始终把服务保障政治中心摆在首要位置,建立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圆满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

  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比重提升至26%左右。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10.5%,稳居全国31省区市首位。2021年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超千元,是2012年的1.5倍,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看,2017年至2021年,北京累计接待党宾国宾团组821个,接待国际展览638个。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三大平台影响力持续扩大。

  科技创新驱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6.53%,比2012年提高0.94个百分点,在全国31省区市中保持领先;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94.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6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京津冀重点领域协同率先突破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在坚持疏控并举的原则下,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执行以来,全市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近2.4万件。

  全市常住人口自2017年以来逐年减少,2021年末为2188.6万人,其中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较2013年减少41.4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比50.1%,较2013年下降9.5个百分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交通一体化先行,2021年末京津冀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公里,其中高铁占比超2成。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下好产业“一盘棋”,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津冀两地分支机构累计9000余家。北京携手河北张家口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新动力。

  “两翼”齐飞,宏图初展。北京城市副中心持续推进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2021年GDP占全市的比重为3%,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运河商务区吸引注册企业1.5万家。雄安新区进入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截至2021年底,完成重点项目177个,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500亿元。100余家央企在雄安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跃上2万亿元,2018年突破3万亿元,2021年超过4万亿元。可以看到,从2万亿到3万亿历时5年,从3万亿到4万亿仅用3年。”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至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4%。全市人均GDP在2017年突破2万美元,2021年超过2.8万美元,继续居全国31省区市首位。

  北京产业结构持续向“高精尖”迈进。报告显示,在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双引擎”驱动引领下,2021年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0.1%,比2018年提高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6万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成以上。

  十年间,全市消费率保持在6成左右,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报告显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3年突破万亿元,2021年达到1.5万亿元。投资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由重经济效益向重社会效益转变。十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过2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3成。

  “两区”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实现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7成,自贸试验区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接近1成。2021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924家,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北京已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显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68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7.5万元,年均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由2012年的2.7万元提升到2021年的4.4万元,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57.1%,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提升居民幸福感。2021年,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为1725.1万人、1486万人和1358万人,比2012年分别增长43%、16.1%和34.9%。十年来,全市持续推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21年低保、低收入、重残、大病四类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保障率达100%。

  在公共服务方面,2021年全市幼儿园达2000所,在园幼儿56.7万名,为2012年的1.71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接近9成。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17万个,床位数超13万张。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从无到有,累计建成运营1000余家,中心城区基本实现照料中心全覆盖。

  天朗气清,首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报告显示,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首次监测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