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频道>>体育

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通过冬奥测试赛“实战演练”

2021年11月12日09:34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董兆瑞)记者从“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北京赛区(海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随着冰球国内测试活动的圆满落幕,海淀区2个冬奥场馆的3项“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全部完成,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两个“双奥”场馆全部通过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的实战演练。

2个场馆3项赛事高质量通过“检验”

10月至12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入集中“测试”阶段,本次系列赛事海淀区涉及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两个场馆,具有外籍人员多、测试范围广、防疫标准严等特点。

其中,10月13日至10月17日,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31名运动员参赛,共产生4枚金牌,12枚奖牌。

10月21日至10月24日,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的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232名运动员参赛,共产生9枚金牌,27枚奖牌。

11月7日至11月10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办的冰球国内测试活动。来自北京的北京首钢队、中国冰上运动学院队、北京极狐队和首都体育学院队4支队伍71名运动员参赛。

从首都体育馆测试赛期间一日内完成“冰冰转换”到五棵松体育中心6小时完成“冰篮转换”,海淀区坚持高质量办赛、高标准测试,以冬奥正赛标准逐项比对、校准测试赛各项筹办工作。本次系列赛事实现了测试场地硬件设施、竞赛组织保障、场馆运行机制、指挥体系运行和疫情防控工作等方面的测试目标,完成了“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的 “全要素检验”。

多项创新科技成果落地冬奥测试赛

记者了解到,测试赛期间,围绕场馆、运行、指挥、安保、医疗、交通、转播等关键场景的“海淀方案”新技术成果纷纷落地,为测试赛的顺利举办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中,由海淀辖区高校牵头的多维度观赛体验和VR直播技术,可以体验180度自由视角观赛和沉浸式直播;没有观众“热度”不减,五棵松体育中心首次引进基于云端互联技术的看台荧光棒展示,在看台上点亮“满天星”;由“全息凝视摄像机”和一体化智慧指挥系统组成的智慧指挥车则可以实现无死角俯瞰全域。

在疫情防控方面,海淀区将人防和技防充分结合,赋能更多科技元素,利用智能测温设备监测人员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此外,利用消毒机器人、安全巡检设备、数字哨点设备等,实现防疫消毒的远程化、自动化、实时化,减少人力物力投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提高了防疫工作效率。

在赛事转播方面,引入了多维度观赛和VR直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VR头盔和电视大屏实现自由视角和VR直播观看,突破传统固定视角和被动式观赛。通过科技赋能冬奥,提供优质的观赛体验和完备的服务保障,为测试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冬奥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本月底前完成

在环境提升方面,海淀区提出了“冬奥氛围、海淀特色”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目标,确定冬奥保障环境建设任务共23项。截至目前,工作已完成工程量95%,计划11月底全部完成。

其中,首都体育馆区域以最薄弱的五塔寺路为提升切入点,通过拓宽步道、完善慢行,实现路、水、绿“三网融合”。在水网改造中,南长河河道内建设净化雨水设施,河上架设桥梁打造环形步道,形成“慢行特色,游线成环”的区域交通体系,打造“四季有景,冬季见绿”的区域景观效果。

海淀区在五棵松体育中心等重点区域周边开展“四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共摸排整治四批次38处问题点位。包括开展“相约北京”冰球国内测试活动重点地区交通、空间和市容环境整治提升,对场馆周边6条道路实施复划交通标线、增设交通标志牌等5项内容;撤除复兴路废弃线缆约80米;绑扎梳理线缆约2.8公里,光缆66根;开展市政道路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改造完成无障碍点位6635个等。

(责编:鲍聪颖、高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