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技术复建传统外观 朴素无华新工体明年底亮相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华丽装饰,简约的清水混凝土“素颜”模样,致敬建筑传统与北京城市记忆。记者从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团获悉,工体改造复建工程进展顺利,已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作为2023年亚洲杯开闭幕式和决赛的举办地,新工体将于2022年底全新亮相。
新工体什么样?传统外观的现代场馆
提起北京工体,每个热爱体育的人都能讲出一段自己的独家记忆。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举办地、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点燃的地方、2001年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闭幕式场地……作为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没有门牌号的工体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程。
因此,当工体改造复建的消息传出后,所有人都在好奇,新工体将是什么模样?答案是——既传统,又现代。
根据方案,工体改造复建将坚持“传统外观、现代场馆”的设计理念。传统外观,是指改造后的工体将保持原主体椭圆形造型基本不变,保持外立面形式和比例基本不变,保持原有特色元素基本不变,恢复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而9组雕塑也会原样保留,为市民留住熟悉的城市记忆。
现代场馆,是指此次改造将按照国际一流专业足球场的标准,采用最新的看台碗设计、罩棚构造技术、电视转播技术、音响声学技术等,通过提升看台坡度、加大座椅间隔,使观赛环境更为舒适。“改造提升后,新工体的座位数将达6.5万个。”项目经理李欣说。
传统外观如何还原? 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
传统外观,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对建设团队来说却是一次高难度的挑战。
现场清水结构负责人李东就说,保持外立面形式和比例基本不变,就包括外立面支柱的长细比基本不变,不能让它“变胖”了。经过受力分析计算后,要保持比例基本不变,只能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不外挂任何板材或石材,这样,结构尺寸就等于最终的装饰尺寸。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不做任何修饰,最大的特点就是接近混凝土本身的色调,自然且更符合环保要求,故而有“素颜美女”的俗称。
“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工艺,清水混凝土对精确度更讲究,浇筑前模板上哪怕有一道划痕,浇筑后都能显形。”李东告诉记者。为此,项目团队首次在模板加工中引入数控机床,通过数字化计算,从源头上保证生产出的模板能达到毫米级精度。
除了少数设备用房,工体改造复建工程的大部分结构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是迄今为止国内清水混凝土工艺应用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
按照计划,新工体将于2022年底全新亮相。改造后的工体还将与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连接,横跨东西的地铁3号线和贯通南北的地铁17号线均可抵达新工体。
本报记者 赵莹莹
通讯员 祖戈 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