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首日北京公园风景区迎客114万

北京:市民游园赏景 尽享假日乐趣

2021年05月02日17:36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市民游园赏景 尽享假日乐趣

  本报讯(记者朱松梅 通讯员方昊)5月1日,全市公园风景区共迎来近114万人次游客,其中,11家市属公园待客38.5万人次。

  市园林绿化局统计数据显示,5月1日,全市城乡1000余个公园风景区,总共迎来近114万人次游客。其中,11家市属公园待客38.5万人次。

  25个公园风景区迎来超万人次以上游客。其中,动物园6.32万人次,颐和园5.84万人次,天坛5.64万人次,排名居前三。分布在广袤城乡的郊野公园和绿隔公园,也成了人们出游的好选择,比如,新晋“网红”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今年迎来首个春天,5月1日迎来2万人次游客。

  小长假前,市园林绿化局专门制定下发通知,从疫情防控、大客流管控、文明游园、游客服务、环境整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启动2021年文明游园整治联动机制。

  节日第一天,全市重点公园风景区严格落实“预约、扫码、测温、限流、错峰”等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游客接待服务保障工作,在确保不超过75%限流管控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游客游园诉求,确保公园门区无游客扎堆聚集。各重点公园风景区加强宣传引导,主动发布公园风景区预约信息,及时疏导、提示游客均衡到非热点公园、非热点时段游览,全市公园风景区运行平稳,安全有序。

  公园“出摊”为游客排忧解难

  本报讯(记者叶晓彦)从今天开始至5月4日,市属公园迎来客流高峰。市公园管理中心建议市民游客无预约不前往,错峰绿色出行,科学佩戴口罩,文明观景游览。

  市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天上午8时,颐和园4日前的预约门票已全部售罄,5日票量已预约86%,市民和游客无预约请不要前往。天坛公园、景山公园2日至3日预约量均超过75%,其中今日已接近100%;北京动物园今日预约量超过72%,预计很快会达到约满状态,其余时段充足;其他公园假期后三天票量都很充足。

  按照往年游客接待高峰和疫情防控期间的游园数据分析,今年的游园高峰预计将出现在假日中间期,即5月2日、3日、4日。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昨日市属公园客流量第一的北京动物园,从早上8时30分开始,位于公园南门的老门和新门两个大门就不断有游客进入。

  位于两个大门旁的临时服务点,成了最忙的岗位之一。游客服务中心书记魏珊告诉记者,为了应对五一假日客流,服务中心已将工作岗位前置到门区,摆上小桌椅,用“出摊”的形式提前为游客排忧解难。

  相关新闻

  制定预案 增派警力 加强疏导

  警方全力保障旅游秩序

  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北京动物园、北海公园、故宫等热门景点景区迎来客流高峰。为做好节日期间全市旅游安全保卫工作,北京警方提前预警研判,启动高等级勤务模式,制定针对性安保方案,成立环食药旅、治安、交管等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多警种融合执法,共同开展打击整治和秩序维护,全力确保旅游秩序良好。

  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北京动物园门前看到,入园游客已经排起了长队。从早上7时开始,北京市交管局西城交通支队西外大队就在动物园周边增设警力,加强交通疏导和分流。特别是停车场入口和动物园门前,客流排队压力较大,还常有临时停车接送乘客的情况,警力就部署在这里,维持秩序。

  西外大队执勤交警介绍说,每天早9时至下午3时,动物园的游客量都处于高位,停车场上午10时左右就达到饱和。大队也积极协调临近的停车场,最大力度增设停车泊位。建议游客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游。

  记者看到,动物园内的游园秩序比较平稳。西城公安分局动物园派出所提前制定了游园安保工作方案,加强公园的安全监管和秩序维护。在游客进出通道,园内熊猫馆、夜行动物馆等容易出现客流集中的重点点位,专门增设了警力加强疏导,避免造成拥堵。

  在王府井、南锣鼓巷、天坛公园等其他景点景区,东城分局一方面成立安保指挥部,统筹协调安保工作,另一方面加派警力投入,全力应对五一客流高峰。

  为保证五一假期北京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节前会同相关行政部门与在京经营“一日游”的企业单位进行了座谈,并签订了《依法诚信经营北京旅游业务承诺书》,督促相关经营企业和人员加强行业自律,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杜绝“低价游、负团费出游、买卖客源”等违法行为。

  警方提醒

  不要轻信街头低价旅游宣传,要选择正规渠道预约购票,选择旅行社时要做到“两看一签”,即看旅行社营业执照和行业许可证,签订与营业执照公章相同的旅游合同。出游时携带好身份证及其他有效证件。提前为老人、小孩准备应急卡片。手机、背包和相机等物品易遗失,应贴身保管。购物、就餐后,要再次检查是否有遗忘物品,以防丢失。遇到旅游维权问题可拨打旅游投诉热线12301,如遇不法侵害,请及时报警求助。本报记者 孙莹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