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重点保护“七桥七水”节点 河道规划设计导则征求意见

2021年04月10日10:3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中轴线重点保护“七桥七水”节点

本市将保留滨水空间内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漕运设施、古树名木等,对保留设施进行活化利用,形成滨水地区可识别的地标。针对传统中轴线,本市将重点保护包括南护城河永定门桥、龙须沟天桥等在内的“七桥七水”节点。昨天,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本市正在组织编制《北京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并就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4月9日至5月8日。公众可登录市政府网站、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提出您的意见建议。

自然蜿蜒

河道不再“直来直往”

笔直的河道、硬质的护坡……城市中的河流给不少人留下了“直来直往”的刻板印象,给人与自然疏离之感。此次导则提出,平原建设区河道平面形态宜根据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需要,在河道绿化控制线内,适度调整河道岸线形态,营造自然蜿蜒的河流走向,与沿线景观生态空间相得益彰。

宜弯则弯、宜宽则宽,简单的8个字背后,是传统治河观念的深刻转变。

导则提出,山区河道也应尽量维持天然河道面貌,河道断面应利用原有地形,以自然生态形式为主,减少人为干扰,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另外,河道滩地可考虑布置不影响行洪安全的亲民设施,如慢行系统、体育文化设施等。

为了构建生物多样的河道生境,导则提出,河道宜维持自然护坡,使用生态护岸材料和植被护坡,防止岸坡水土流失,建设“可呼吸”的生态护岸,逐步对现有不透水的硬质护坡进行生态化改造。既有硬质挡墙或护坡生态改造措施应因地制宜,采用透水、植生材料进行改造,恢复岸坡的生态功能。

传承文脉

逐步恢复历史水系

古三里河是前门地区传统城市肌理、斜街、南北向胡同、东西向四合院形成之源,是北京历史水系和前门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通过保护整治规划,系统修复后的三里河,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景观。“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保护古今辉映的水城格局是河道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导则提出,逐步恢复历史水系,利用历史水系和滨水空间勾勒清晰可辨的历代城址格局,展现历史盛期水系格局和景观特色形成的宜人景观,为市民提供有历史感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开敞空间。具体来看,在历史文化地区,恢复保护价值高的滨水历史建筑及所在地区的风貌和城市肌理。在滨水地区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时,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

同时,保留滨水空间内有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漕运设施、古树名木等,对保留设施进行活化利用,形成滨水地区可识别的地标。例如针对传统中轴线重点保护“七桥七水”节点,包括南护城河永定门桥、龙须沟天桥等。

以水系为纽带,以滨水历史遗存为依托,还可以建设滨水文化探访路径,如大运河、西山永定河、皇家园林水系等,展示沿线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漕运文化。

慢行优先

构建完整亲水廊道

一边是风景宜人的河流景观,一边却是车水马龙的城市主干道,高等级的城市道路割裂了滨水空间,也让渴望亲近水域的人们望而却步。为此,导则提到,建设慢行优先的滨水交通系统,沿河方向城市道路宜在河道绿化控制线外设置,且道路等级应不高于城市支路。对于现状紧邻滨水空间的高等级市政道路,可通过降低道路等级,减少机动车道数量等方式降低对人们前往滨水空间的阻隔。紧邻河道的市政道路应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可结合滨水绿带空间统筹设置人行道。

导则对滨河慢行系统的连续贯通提出具体要求。在滨水空间形成连续的滨水慢行网络,慢行空间宜将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分道设置,漫步道宽度宜大于1.8米,跑步道宜大于2米,组合设置宜大于4米,骑行道宜单独设置,宽度不小于2米。

为了打通步行断点,导则提出,在桥梁、闸、坝等设施应保证滨水步行通道的贯通,步行通道因桥梁、闸坝等局部节点形成阻断的,可通过栈道、下沉通道等方式满足步行通道的连续性。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北京河道丰枯变化大的特点,导则以丰草河为例给出改造示例,将河道局部断面形式进行改造后,丰水期不影响排洪,枯水期露出可作为亲水活动空间使用。

(责编:孟竹、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