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池梦蕊)曾经,老旧小区的环境卫生、停车位不足等问题突出,居民迫切的希望这一现状可以得到改善。
为了满足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兴区林校路街道以“社区吹哨、科室报到”机制、创新“多一个车位”行动,充分引导业委会发挥作用,结合“拉家常”居民议事厅,理顺社区、居民、物业之间的关系,解决社区内环境卫生、停车位不足等问题,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走向深入。
创新“多一个车位”行动,深挖老旧小区边角空地潜能
在老旧小区空间资源极为有限、停车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林校路街道以创新“新增一个停车位”机制,深挖边角空地潜能,盘活老旧小区空置空间资源。
在街道兴政东里社区,街道包社区干部、居委会主任、物业公司负责人、业委会代表针对“多一个车位”行动召开座谈会,对停车位改造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促使物业公司与业委会达成一致。
在业委会同意进行停车位改造后,物业公司已主动完成小区内部分废旧自行车的回收工作,并清理占用公共空间的废品堆物,按照“能划则划、应划尽划”的原则,利用荒废草坪,通过优化绿化带、自行车棚、清理废品堆物来改造停车位。
通过挖掘空置空间资源,改造完成后,将新增40个停车位,满足居民对停车位的需求。
以“社区吹哨 科室报到”机制,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为了弥补社区资源有限的现象,帮助社区更快更好的解决居民诉求,街道建立起“社区吹哨 科室报到”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实现街道各科室、社区的联合联动,确保力量的有效整合。
在义和庄东里社区,接到居民反映下水道频繁堵塞,严重的甚至一周要堵塞四、五次,给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居民所在小区为老旧小区,建成时间久,后期新修建的兴华大街道南沿线市政排水管线整体高于小区排水管线,导致小区内排水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义和庄东里社区通过“社区吹哨 科室报到”机制,联系街道城市管理办,街道经过与物业公司沟通,实地查看了解实际情况后,及时向市政部门吹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说明情况。
相关部门积极响应,通过实地勘察和测量后,制定了详尽的改造方案,保证施工期间居民出行和生活不受影响。经过整整一天时间对管道进行施工改造,小区内的排水管线已成功疏通,居民家中下水道堵塞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业委会与“拉家常”结合,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
“老旧小区改造怎么改”“环境怎么改善”“新增停车位从哪里‘挤’出空间”......解决社区各类问题,居民自己还得唱主角,而业委会、“拉家常”议事厅就成了居民解决自己问题的好方案。
以业委会与“拉家常”居民议事厅相结合的形式,关注居民们最关心的问题,通过改善老旧小区面貌,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实现老旧小区管理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未来,林校路街道还将继续凝聚力量,发挥好各项机制、各方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为民服务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