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高星)记者今天从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将大力实施现代教育示范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通过新接收教育配套办园、利用社会资源新举办幼儿园等方式,2021年朝阳区将新增学前学位7000个,普惠率稳定在80%以上。
打造3-5个具有影响力的集团化办学品牌
在义务教育阶段,“十四五”时期朝阳区将不断完善板块式布局、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治理的体制机制,打造3-5个具有影响力的集团化办学品牌,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中阶段将实施“卓越学校”建设计划,打造全国知名高中名校,全面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内涵发展。
建设教育强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障基石。“十四五”期间,朝阳区将持续加大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实施“双名工程”,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型、专家型校长和教师,巩固高端人才聚集优势,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改革,建立“教育家办学”的激励机制。
建设50所学科融合课堂教学实验学校
朝阳区还将积极创新教育供给、内容与方式,积极发展在线教育,着力构建基于5G时代智能化教育教学新业态。以创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为契机,谋划布局15个学区全覆盖的智慧教育网络,建设50所学科融合课堂教学实验学校。完善朝阳区教育资源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教育资源联通对接、共建共享,打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空间。
五年累计增加中小学学位3.7万个、学前学位4.4万个
在过去五年,朝阳区实现了教育发展各个方面的突破。据悉,“十三五”时期,五年累计增加中小学学位3.7万个、学前学位4.4万个,有效缓解了资源紧张地区的学位供给矛盾。通过整体并入、集团化办学、高校联合等方式推进中小学资源重组,100余所学校转型升级发展,公办中小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100%全覆盖。
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上,“十三五”期间,朝阳区扎实推进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博研苑等人才培养项目,与“十二五”末相比,正高级教师增长13倍,特级教师数量增长29.2%,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数量增长了20.7%,高层次教育人才规模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到54.46%,形成了层级衔接、梯队分布、专兼结合、内外互补的骨干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