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董兆瑞)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4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容军表示,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北京市交通部门加严防控措施,全力确保公共交通正常运营、守护市民平安出行。同时,通过增加运力、优化调度等措施,保障在合理控制满载率基础之上的运输效率。
容军介绍,轨道交通方面,本周,轨道交通全路网客流持续下降。1月4日、5日、6日的客运量分别为908.6万人次、897.3万人次、843.74万人次,同比减少约26%,较元旦前工作日减少了约9%。个别线路的部分运营区段高峰客流量较大,如4号线-大兴线的马家堡站至宣武门站、5号线的大屯路东站至惠新西街南口站、13号线的西二旗站至清河站、6号线的十里堡站至金台路站。同时,4号线-大兴线的新宫、西红门、生物医药基地和天宫院站;5号线的天通苑北和天通苑站;13号线的龙泽站以及昌平线的沙河站等8座车站在早上7:30-8:30存在排队现象。
为有效控制轨道交通的满载率,同时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方便乘客出行,交通部门加强客流监测分析和趋势研判,督促各运营企业优化运力调配和行车组织,全力做好高峰时段和人员密集区域的运力投放和应急调度,提高运能进而减少人员聚集,引导乘客有序乘车。
1月4日起,工作日高峰时段对6条线路优化调整列车运行图,加开列车18组,再次缩减最小行车间隔。其中,10号线最小行车间隔1分40秒,为全路网最快;4号线-大兴线早晚高峰各加开3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达1分49秒;6号线早高峰加开2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1分50秒;9号线早高峰加开2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1分55秒;13号线早晚高峰各加开2组列车,早高峰最小间隔2分15秒,晚高峰最小间隔2分24秒;14号线早高峰加开3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2分51秒,晚高峰加开1组列车,最小行车间隔3分45秒。
此外,针对近期市民反映双休日期间地铁发车间隔长、出行不便的问题,我们也组织各运营企业加大了运力投入。1月1日起,双休日期间对1、5、6、7、9、10、13、昌平、亦庄线等9条线路的列车运行图进行优化调整,具体为:1号线早高峰和平峰时段最小行车间隔缩至5分,晚高峰缩至4分30秒;5号线早晚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3分30秒,平峰缩至5分15秒;6号线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5分,晚高峰缩至5分30秒;7号线最小行车间隔缩至6分;9号线早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6分,平峰缩至6分30秒,晚高峰缩至5分30秒;10号线早晚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4分58秒,平峰缩至5分30秒;13号线全天运营间隔均缩至5分30秒;昌平线平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8分30秒,晚高峰缩至7分30秒;亦庄线早晚高峰最小行车间隔缩至7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