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日前,圆明园管理处启动“修复1860”第三期文物修复工作。本期将首次对西洋楼遗址出土的西洋纹饰琉璃构件进行修复,再现盛时西洋楼多彩的园林景观,颠覆大众对西洋楼目前灰色石刻的印象。
西洋楼是一组欧式园林建筑,同时也是中西合璧的艺术杰作。其中镶嵌于建筑外部的琉璃可能是西洋楼中最耀眼的中国元素。流光溢彩的琉璃与西洋楼浅色大理石建筑交相辉映,完美地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并且很好地调和了西洋楼建筑群的色彩。
“修复1860”三期将修复康熙青花龙凤纹碗、康熙黄釉缠枝花纹盘、康熙斗彩水仙灵芝杯、清乾隆青花梵文高足碗等24件瓷器。瓷器文物的保护修复要经过分拣、拆解、清洗、粘接、补配、抛磨、作色和上釉。本期拟修复的24件瓷器均出土于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大部分都没有分拣,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缺、断裂、污垢,还沾染有胶带石膏等陈旧的修复材料,已经松动泛黄,这些都会对瓷器文物的修复难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前两期修复工作相比,本期修复的文物数量较多,难度较大。文物修复汲取前两期的经验,遵循真实性、最小干预、可逆性、可辨识性和安全耐久性的原则,保持文物原来的形貌、材料和工艺,采用传承的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选用高效、无毒、新型、环保可靠的材料,确保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永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