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庄三里社区有个“台阶型居委会”

厨余垃圾分出率缘何超出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2020年12月14日08:29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苏庄三里社区有个“台阶型居委会”

  本报讯(记者 高枝)垃圾分类难吗?“不难!”房山区西潞街道苏庄三里社区73岁的居民王淑珍回答得爽快。这份自信有依据——该社区厨余垃圾分出率达34%,超市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地处远郊的老旧小区如何交出比商品房小区更优秀的答卷?王大妈一笑,“因为我们有个‘台阶型居委会’。”

  居民们给苏庄三里社区居委会的这个“昵称”,源于社区里那15厘米高的“标志性台阶”。

  苏庄三里有6个院,30栋楼,3000余户,老年人口多。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起步早——挂横幅、送手册、微信宣传、社区干部上门手把手教……条例实施之前就“吹”起了“垃圾分类风”。

  4月初,社区干部拿着两套桶站选址方案挨家挨户征求意见。之后,9个灰色的箱房式分类垃圾桶设在了每个小院最显眼的位置。可桶太高,扔时手得抬到胸口以上,有时袋一洒,汤直顺袖口流。

  这件事,被来调研检查的区人大代表耿建光、王美南看在眼里。之后,一张“整改通知单”被送进居委会。

  怎么改?装台阶。多高?社区干部试,居民试,一块砖不够再垫一块,让大家都得劲儿。

  15厘米!手抬到腰就能扔垃圾,老人、孩子都够得着。

  物业站了出来。“钱我们出。”物业邵经理说,“之前是社区拿自己的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装了桶站,这回我们不能掉链子。”

  找工人、买材料、施工……社区帮忙,居民搭手,不到一个月,9组台阶装好了。

  “这次我们很受启发。”社区书记邵雪松说,“怎么把‘关键小事’办好?台阶就是榜样——服务要细致、贴心,让老百姓更方便,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于是,一个又一个“台阶”来了——

  扔完垃圾手脏?装洗手池;厨余垃圾容易产生异味?远离居住区的地方设“中转站”;大件垃圾占地不美观?投放点围挡手绘上一幅幅风景画……

  一来二去,苏庄三里有了变化——

  曾经忙前忙后的桶前指导员,告别了繁重的“二次分拣”,变成了对偶有分错居民的上门指导;厨余垃圾分出率,短短的5个月,从9%变成34%;居民们还给居委会起了这个“台阶型居委会”的昵称……

  “这是表扬。”邵雪松笑着说,“更是激励,不能愧对这个名字,我们就要做服务居民的‘台阶’。”

  “台阶”,还在不停地垒高。这不,社区有的小院成立了业委会,居民们正商量着适时提高物业费呢。

  记者手记

  服务居民的“台阶”不止于垃圾分类

  小小的台阶,是苏庄三里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初心。

  生活垃圾分类要坚持服务为先,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社区治理,考验的也是基层干部的“服务能力”。

  苏庄三里社区党总支的152名党员干部就是最贴心的“社区服务员”:动员宣传要挨家挨户敲门,桶站摆哪要意见到人,扔完垃圾要能洗手,厨余垃圾“中转站”要远离居住区……千头万绪的垃圾分类对苏庄三里的居民来说,不难,因为都穿在了“服务”这一根针上。

  物业管理、环境卫生改善、基础设施改造……社区里的事,都需要时时处处为居民多想一步,哪怕只是多一个“台阶”、少一次抬手。

  苏庄三里不仅有“台阶型居委会”,基层治理也从不是单方面的行动。

  物业企业不推诿扯皮,人大代表监督及时校准坐标,居民把社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台阶”越垒越高,“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才能最终实现。

(责编:尹星云、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