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冕)万里长城的“C位”确定了。国家文物局昨天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居庸关、箭扣、八达岭等北京段长城组团入围。明年,这些重要点段将完成险情隐患排查。
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构成以秦汉长城、明长城为主线,与抗日战争、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存在直接关联,以及具有文化景观典型特征的代表性段落、重要关堡、重要烽燧为主,共计83段/处。其中秦汉长城重要点段12段/处,明长城重要点段54段/处。大部分入围段都已经是“明星”。比如明长城古北口—金山岭段、明长城慕田峪段、明长城箭扣段、明长城居庸关段和明长城八达岭段等。
成为“C位”,意味着保护管理将更严苛。这些长城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应建立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动态清单,明确奖惩机制和保障措施。文物部门还应该为重要点段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其保护范围原则上应划定为禁止建设区域,其上空作为净空管控范围。
国家文物局要求,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沿线地方人民政府应明确并强化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保护机构,鼓励长城资源集中分布的地方建立长城保护研究专业队伍。
长城的保护也将人防、物防并举。一方面要落实长城执法巡查、保护员巡视及保养维护工作制度和经费保障,加强保护、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长城保护员作用。新科技也将用于长城保护,比如探索遥感技术、小型无人机等适用于长城安全防范与执法监管的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技术巡查与人工巡查有机结合,加快推动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监测试点以及监测预警体系、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建立定期监测、反应性监测和定期报告制度。
按计划,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险情隐患排查工作将在2021年6月前完成。各地要根据险情排查结果,循序渐进地开展研究型保护项目。国家文物局要求,要强化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执法和安全监管,充分借助综合执法部门或文化市场执法部门力量,严厉打击涉及长城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些“C位”长城的故事将重点展示。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围绕长城国家公园建设总体目标,深入挖掘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现有长城相关博物馆、陈列馆展示水平。若这些点段要开辟为游览区,应科学核定、发布长城点段的游客承载量。对于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保存现状较为脆弱的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其保存状况,确保文物本体、周边环境及人员安全。
每年11月1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将本行政区划内的长城保护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情况,以书面材料形式报国家文物局。2025年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全面完成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机构建设、空间管控、监测管理、保护修缮、展示阐释等各项工作。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业机构、专家适时开展抽查评估,并酌情开展专项反应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