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服务企业上市 海淀区今年新增上市公司17家

2020年11月17日11:24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中关村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平台签约仪式。海淀区供图

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电(董兆瑞) 11月16日,以“2020新征程——资本助推中国科技创新下一个黄金十年”为主题的2020中关村科创金融论坛在京举办。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今年,海淀区紧跟科创板、新三板精选层改革动向,积极推动驻区企业上市。截至目前,海淀区本年度新增上市公司17家,其中境内14家、境外3家。

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遥感和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服务的企业,于去年7月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遥感卫星第一股”。在科创板的上市为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前景。“虽受疫情影响,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收入比去年增长了46%。”该企业董事长王宇翔告诉记者,“科技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水平,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对于我们加大研发力度很有帮助,攻破技术壁垒,提升产品能力,企业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也增加了。”

“推动服务企业上市,没有投机取巧的路,必须深入去了解企业。”海淀区金融办主任刘建民说。在企业上市的过程中,海淀区为企业提供了细致的服务。“中关村的创新企业一个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创始人、合伙人都是技术型的,对资本市场不太了解,因此企业很需要走访服务。我们通过企业走访服务,让企业更加理解、把控上市进程。”刘建民告诉记者。同时,海淀区根据企业的不同属性和收入规模为企业推荐或指导登陆不同的板块,帮助企业把握好自身定位,更快登陆市场。

据了解,2019年,海淀区紧抓科创板改革契机,创造性地构建并运用服务保障企业上市工作机制,全天候为驻区企业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时提供企业上市服务。去年,海淀区新增上市公司22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145家、科创板受理企业19家、科创板上市公司6家,四大指标均拔得全国地级市(区)头筹的优异成绩。

截至目前,海淀区本年度新增上市公司17家(境内14家、境外3家)。存量上市公司共23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57家,占全市(381家)的41%,占全国(4069家)的4%,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地级市(区)之首;境外上市公司78家。存量挂牌企业共629家,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455家;四板挂牌企业174家。存量拟上市企业共63家,其中,证监会或交易所在审企业25家;北京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38家。

海淀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林剑华介绍,目前海淀区的企业上市总量已经占到全国的4%左右,这其中科创板占全国的8%左右。海淀区将深挖后备上市企业资源,提高海淀板块的含金量。通过深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以创新合伙人为支撑的创新雨林生态体系,注重通过发挥金融的引领支撑作用,打通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和堵点,深化筛选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的潜力企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助力优质创新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