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源头管控+末端治理” 全面抓好大气治理

2020年09月14日15:56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城市扬尘是影响PM2.5数值的重要因素,备受社会关注。为强化扬尘管制,进一步提升区域空气质量,今年以来,昌平区生态环境局根据市、区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总体要求,注重预防、强化联动,结合工作实际,采取源头管控+末端治理的方式,全面开展城市大气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区域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室外切割一定要安装焊烟净化器,避免粉尘漂浮到空中污染大气……”在位于昌平区的沙河镇丰善村职工住宅项目(三标段)工地,昌平区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人员重点检查了该工地的现场作业区域是否安装焊烟净化器以及工地生活区域是否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因为工地切割、焊接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气粉尘污染物,我们日常检查主要针对此项内容进行,确保辖区内大气污染物有效降低。”昌平区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人员李沛谕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此前的检查过程中,该工地存在扬尘方面的问题,此次复查中,环境监察人员发现,该工地已整改完毕,在室外切割、焊接中都安装了焊烟净化器,可以达到净化污染物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1日开始,昌平区启动了“百日攻坚联合执法行动”,该局按照“两点一线”要求,切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常态监管。“在此次行动中,我们对辖区内的54家施工工地逐一进行了摸排检查,针对切割过程中没有安装净化设施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并规范相关工地的污染治理措施,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李沛谕说。

“百日攻坚联合执法行动”将持续至9月30日。该行动涉及昌平区生态环境局、昌平区住建委、昌平区城管执法局、公安昌平分局等多个部门,重点抓好源头和末端管理、强化路径防控。7月至8月,昌平区各相关部门共开展联合执法641次,出动执法人员19599人次,检查企业4056家次,共处罚金额1196.23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辖区内施工工地的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对个别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施工工地进行曝光,形成打击一家、震慑一片的执法效果。”李沛谕表示。

除了针对辖区内在建项目的不定期执法检查,昌平区生态环境局还联合昌平交通支队,加大对重型柴油车的检查力度。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路口,环境监察人员对过往柴油车进行排放检测。下午3点左右,昌平交通支队民警拦下一辆运输灯具的柴油货车。车主提交行驶证后,环境监察人员一人坐进驾驶室,一人蹲在车厢旁,将检测仪器伸进排气口。几次踩动油门后,检测数据立刻出现在了连接检测仪器的执法终端上,检测结果显示“合格”。

环境监察人员介绍,此次主要检测车辆尾气是否达标,“一般超标排放的车辆尾气会有肉眼可见的黑烟,车辆使用年份越久越有可能排放超标。”当天,环境监察人员共对50余辆柴油车进行了现场检测,发现超标排放尾气车辆9辆。“查到超标排放车辆后,我们采取‘环保取证、交警处罚’的方式,对违法车辆进行处罚。”环境监察人员介绍,根据5月1日新实施的《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因尾气不达标被处罚车辆10个工作日未进行维修并复检合格又上道路行驶再次超标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对机动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据了解,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和昌平交通支队建立了联合执法长效机制,采取两种“战法”,分别是“阵地战”和“游击战”。“‘阵地战’就是按照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的‘四定’原则,进行联合检查;‘游击战’则是根据区域车流量的不固定性,在随机路段,对过往的柴油车排放情况进行检查。”昌平区机动车排放管理站站长董曜介绍道。

进入秋季以来,结合辖区内柴油车行驶的分布特点,昌平区生态环境局联合交管部门加大了白天和夜间的路检力度,增派检查人次,严格检查过往重型柴油车,对超标行为严格处罚。截至目前,昌平区生态环境局共检查重型柴油车3.2万辆次,处罚环保不达标589辆次,罚金32.5万元,移交交通部门环保不达标1617辆次。

随着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行动的展开,昌平区空气质量“优增劣减”,蓝天“含金量”越来越高。1月至8月,昌平区细颗粒物(PM2.5)累计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低于全市平均浓度。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3、20和56微克/立方米,分别同比下降40.0%、25.9%和11.1%。

综合施策,齐抓共管,昌平区将继续坚持采取日常执法与夜间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从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燃煤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大气污染集中整治,做到从源头监控污染物的产生,从源头削减污染物,长效改善空气质量,让蓝天永驻、白云常在。(向凌潇)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