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服贸会系列侧记:

后疫情时代,“坐享”智慧旅游乐趣

鲍聪颖

2020年09月08日00:14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听虚拟“导游”讲解、在“云端”沉浸体验……作为2020年服贸会8个专题展之一,记者在旅游服务专题展区深切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没有改变人们对旅游的热爱,经此一“疫”,国人的旅游需求、消费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催生了云直播、云看展等新的旅行模式,加速了国内智慧旅游的进程,也给景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旅游+科技”升级智慧旅游体验

科技办展办会是本届服贸会的特色亮点。旅游服务专题设有“旅游+科技”板块,通过5G、8K、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展现形式,展示科技赋能旅游、沉浸式互动体验及全新场景应用三大亮点。

在旅游公共服务展区,观众可感受智慧旅游服务的便捷。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 摄

在旅游公共服务展区,观众通过手机即可查询北京A级旅游景区的虚拟导游、游览攻略、手绘地图等,感受智慧旅游服务的便捷。在特殊群众旅游展区,安全预警智能地板、新型轮椅、步行辅助等特殊群体的旅游装备用品,引导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走到户外,享受旅游服务。

海淀展区将圆明园“搬到”展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 摄

海淀展区通过科技手段呈现圆明园数字复原研究成果,将圆明园“搬到”展会现场,带给观众震撼体验。在展区内走过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转眼便可看见一个圆形的剧场,这个名为 “Emax全域沉浸体验仓”的剧场讲述了圆明园数字复原过程,以及马首回国的过程。

与普通剧场不同,体验仓不仅具有360度的环绕空间,地面也可以呈现影片,形成540度的墙地联动空间。技术人员运用数字复原、3D重建,8K超清视频,以及地面雷达沉浸式交互系统为观众“重建”圆明园。

“数字圆明园”讲述马首回归的过程。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 摄

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服贸会上展示的“数字圆明园”时长大约有5分钟,同时还有3分钟的影片讲述了马首回归的过程。总计8分钟的影片将循环为观众播放。

可听、可视、可感,“数字圆明园”对圆明园在盛世时期的辉煌进行了整体展示,实现了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让观众足不出户感受到古代建园艺术的灿烂文明。

“旅游+动漫”加码智慧旅游乐趣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繁忙的水上交通、以及发达的商业景象……9月5日,小程序《穿越时空的大运河》在服贸会期间正式上线。它将100个大运河历史文化知识点和原创大运河图景相结合,集艺术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方便人们在手机上浏览查询。

数字技术复现大运河前世今生,把千年运河文化装进手机 人民网记者 鲍聪颖摄

驻足在3米高、20米长的墙面铺陈开来的巨大数字影像展前可以看到,小程序主要由运河图、运河物、运河注三部分构成。运河图共有14幅图。分别选取大运河历史上最具特色的地点、时代、场景,经考证后,再现了历史上的特定场景。图中可见气势磅礴的水上宫殿、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繁忙的水上交通、以及发达的商业景象。14幅图也蕴含了14个故事,故事背景跨越大运河开凿至今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体验者可以通过小剧场听书方式,点击每个故事,边赏大运河美景边听大运河的前世今身解说,颇有身临其境之感。

运河物板块,类似一个3D版的字典。大运河画卷中出现的船只、工具、动物、人物的3D模型都被单独列成“词条”,手指滑动还可以放大观察这些运河风物的细节,更好地了解掌握历史细节。运河注,则是一幅长卷互动H5。随着画卷的展开,用户点击画中人物、建筑、物品等,便会不断为长卷着色,同时这些人物、建筑、物品旁边也会出现文字注解,方便人们查询了解。

通过剧场解说、3D模型演示、历史长卷互动等形式,再现大运河古今风貌,将千年的运河文化“装”进手机里,数字化技术让世界遗产重焕生机的同时,体验者也可在家“坐享”智慧旅游的乐趣。

未来的文旅领域,将会更加高科技,更加“智能化”,这些变化既提高了消费者的游赏体验度,还将为景区升级、解压、舒困。正如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宝春所说,“‘智慧旅游’是世界旅游城市发展的最新实践,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未来趋势。”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