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1日电 上周末,第六期回天治理论坛——如何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在回天地区首开广场4层公益图书馆举行。论坛上,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专家、一线社区垃圾分类实践者齐聚一堂,分享回天地区垃圾分类情况,总结垃圾分类相关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探讨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
本次论坛共分为回天地区垃圾分类调研成果汇报篇、国内外垃圾分类典型经验分享篇、回天地区垃圾分类基层实践赋能篇这三个阶段。9位发言嘉宾、3位评议嘉宾围绕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进行了分享并积极建言献策。会议当天回天地区7个镇(街)、129个社区(村)“两委”干部以及物业公司、垃圾分类志愿者、桶边指导员代表也通过视频直播分会场的形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上,昌平区副区长刘晓东表示,抓好垃圾分类“关键小事”,一个是关于人、一个是关于垃圾。从治理角度看,要把握人的关键因素构建绿色行动体系,这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村党组织和每个家庭每个人,而多元主体形成闭环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共治共建共享的体制。这需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确保闭环机制能够循环起来。从垃圾处理角度看,垃圾处理通过分、烧、运等环节构建绿色循环体系,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也成为闭环联动的指标体系。党建引领和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是两个关键环节。
垃圾分类是一件小事,却是社区治理的关键小事,通过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及一线工作者的分享,可以看到垃圾分类需要多方参与,充分调动居民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和企业的重要作用。回天治理论坛的每期主题都紧扣回天治理工作重点,全力推动智力服务真正下沉回天地区,服务回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