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谈北京老城保护:注重整体保护 强化文化中心定位

2020年09月01日16:12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编者按:2020年8月21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在老城保护方面,核心区控规有哪些亮点?对于北京建立全国文化中心有什么意义?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进行了解读。

单霁翔:北京老城过去叫北京旧城,新版的城市总体规划把它定位为“老城”,更体现它的历史文化特色。北京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城市最核心的地段。

北京的老城,它和世界上很多城市不一样的是在从一开始就是规划建造起来的。比如欧洲有一些城市是建一个城堡,慢慢的蔓延开来,但北京它是按照统一的规划,特别是按照这个《周礼·考工记》这样的规范的古代都城建设的理论来建成的,所以它的保护,就是要注重它的整体保护,所以这次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特别强调了它的整体保护,强调了它的价值,并且有准确的和鲜明的判断价值,我觉得这次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是一个重要的强化和突破。

那么对于北京的首都功能核心区,过去叫62.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它今天仍然有着它的特色,仍然还是很鲜明的。虽然在过去的建设中有一些变化,但一条7.8公里的清晰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鼓楼,中轴线两侧按照传统的布局铺陈开来,使整个城市有一个鲜明的秩序。周边以胡同、四合院为主的传统民居,和街巷、城市干道组成了一个相对很方正的城市格局。“六海八水绕京城”,使它既非常的鲜明庄重又很灵活。这种城市格局,它今天还在,所以我们这次核心区控规把它突出出来,特别强调要整体保护这样的格局,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规划的意图。

我们的老城也好,首都功能核心区也好,定位于全国的文化中心,是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城市性质,并且这个城市性质今天又更加强化了。

确实在这个历史城区里面,它有着很多的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设施。比如它有像故宫、天坛、大运河,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的文物。它有大量的经过注册、登记的、需要保护的建筑,使它的文物保护单位密集度,在全国是最高的。并且它的胡同、四合院,大片的被今天划成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历史文化街区还在不断的延伸、扩大,使得相对比较完整的区域能够得到整体的保护,使我们文化中心的建设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传统文化的底蕴。同时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我们的这些博物馆建筑、美术馆建筑、文化馆建筑,以及大量的文化设施,在中心区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密集度和影响力,所以它是全国文化中心,当之无愧。

那么对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保护,我想在这次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里面,做了很多前瞻性的保护内容,比如北京完整的城市格局,四重城廓,形成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同时注重城市的天际线保护。刚才说到中轴线,北京有着鲜明的城市天际线,同时包括北海的白塔、妙应寺的白塔,这些天际线,就是注重城市对景的,街道对景也好,天际线之间的(通视)能够得到控制。这样在城市就形成一个丰富的,包括第五立面在内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在规划中注重了保护。

同时注重保护“四横两纵”的城市干道的完整格局并加强绿化,使它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区,这些都是作为文化中心需要的环境。

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这次规划,能够这么全面、准确、完整的,加强北京老城、北京核心区域的保护,令人对这个规划的实施充满期待。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