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油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2020年07月31日17:10  来源:  
 

北京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日,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北京油鸡”正式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北京油鸡”历史悠久,曾经是清朝宫廷贡品,文献有慈禧“太后非油鸡不食”的记载。特别是在当地百姓长期精细培育下,依靠北京的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成就了“北京油鸡”的外貌独特、肉蛋品质优良,且兼具观赏性的特点。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14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其中畜禽产品2个,分别是“北京鸭”和“北京油鸡”。

“北京油鸡”“三个”特别不一般

“凤冠、毛腿、胡子嘴,五趾、六翅有特色”,记者在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绿多乐农业有限公司见到了传说中的“北京油鸡”,外貌独特,头长大凤冠,嘴长胡须,腿长毛,“三毛”特征非常明显。更奇的是鸡大腿飞节处和爪上长有翅羽,一摇一摆行走似飞舞。再看它的趾,比普通鸡多了一个。据了解,“北京油鸡”不仅具备罕见的凤头(冠羽)、胡须(髯羽)和毛腿(胫羽和趾羽)的“三毛”的特征,还有羽黄、喙黄、胫黄的“三黄”特征。人们常将“三黄”、“三毛”性状看作是“北京油鸡”的主要外貌特征。典型“北京油鸡”个体的趾羽为较长的片羽,在膝关节处也长出了长长的片羽,好似每只鸡多长出了两对小翅膀,有人形象的将此比喻为“六翅”。此外,一般的鸡都是四趾,“北京油鸡”还具备少有的五趾特征。

北京市畜牧总站畜禽产品检测室主任王梁介绍,“北京油鸡”是我国珍贵的优良地方鸡种,之所以能在鸡群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有三个“特别”:一是外形特别,具有“三黄、三毛”的特点。二是生活方式特别,油鸡生活在山上或者林间,自由采食,吃五谷和小虫。它在跑动中摄食,与传统养鸡讲究的“多吃少动多长肉”不同,生长速度很慢,一般在50日龄,它才能长到1斤左右,在120天,它才能长到3斤左右,最多不会超过3.5斤。三是肉质特别,香、嫩、鲜。香,鸡味浓郁;嫩,细腻、滑嫩;鲜,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它的肌肉中游离氨基酸,显著高于其他鸡种,每千克达到6.4克,“北京油鸡”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此外,北京油鸡蛋口感也非常好。

“北京油鸡”“历史悠久”

“北京油鸡”历史悠久,曾为清朝宫廷贡品。据了解,“北京油鸡”较早时分布饲养于朝阳区的大屯、洼里两乡。传说,乾隆路经京城洼里小青河时,见到秀水良田,百姓安居乐业,即兴赋诗曰:“鱼跃破渚烟,鹭飞点节穗,俯仰对空澄,即目惬幽思,洼子稻禾香,天下第一鸡。”这里的“洼子”即指“北京洼里一带”,这里的天下第一鸡即“北京油鸡”。据文献记载,清朝时期,李鸿章曾将此鸡贡奉给慈禧太后,此后,有了“太后非油鸡不食”的记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北京油鸡”曾被列入“开国第一宴”。1988年,末代皇帝之弟爱新觉罗·溥杰先生亲鉴该鸡后题词“中华宫廷黄鸡”,中华宫廷黄鸡由此盛传。目前,“北京油鸡”保护范围遍布京郊多地,在京现存栏53.6万只,其中种鸡存栏27.3万只,北京地域范围内商品代北京油鸡存栏26.3万只,年出栏商品代油鸡131万只,年产蛋量0.407万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就是北京市范围内的这些“北京油鸡”,与北京的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关联在一起的这些北京油鸡才是地理标志的“北京油鸡”。

“北京油鸡”有了“生命银行”

“北京油鸡”历史悠久,曾为清朝宫廷贡品,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油鸡”曾经在北京几乎“销声匿迹”,濒于绝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外品种的引入等因素,畜禽资源总体呈下降趋势,保护形势严峻。为留住优质遗传资源,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曾以油鸡为母本,开展了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相继从民间搜集油鸡的种鸡,从而使这一品种得以保存。目前,市畜牧总站筹建的国家基因库—畜禽种质资源北方中心, 堪称畜禽业的一家“生命银行”,已保存包括“北京油鸡”“北京鸭”等优良地方资源的畜禽遗传资源样本,保护范围遍布京郊多个地区。

“北京油鸡”颜值好味道鲜

“北京油鸡”这个历史悠久的特色品种,肉质具有鲜香的中国传统风味,适合中国人烹调风味和习惯。

“北京油鸡”的颜值和味道,主要是得益于它的品种的优异。北京市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以及明清贵族对鸡的肉质和外貌双重要求,在当地百姓长期精细培育下,最终形成了外貌独特、肉蛋品质优良,且兼具观赏性的“北京油鸡”。因为生长周期长,所以鸡体沉积大量的营养和风味物质,肉质细腻,鸡香浓郁,风味独特。只需加盐清炖,便可香气四溢,汤味鲜美,采用“北京油鸡”炖出的鸡汤具有“北京油鸡”所特有的香味。“北京油鸡”本身鸡味浓郁,特别适合于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比如炖汤、白切、盐焗、沥蒸等,可充分满足社会对高档禽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北京油鸡”所生产的商品蛋大小适中,蛋壳粉红色,蛋黄个儿大,色泽黄,蛋清粘稠,口味纯正,无腥味,品质明显优于普通鸡蛋。

同“北京油鸡”一样, “北京鸭”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它也是北京市以省域名称冠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同时也是北京市畜禽产品中首个获得地理标志登记的产品。

“小白眼鸭”变身“北京鸭”

“脑袋又宽又厚,个大纯白没杂毛,烤出来肉酥皮儿嫩。”“现烤现吃,出炉就上桌,吃到嘴里,外脆里嫩,肉质鲜美,肥而不腻,入口即酥。”关于“北京烤鸭”的描述,光是听说,嘴角就留出哈喇子来了。其实,行内人都知道,好味道有诀窍。“北京烤鸭”只有用的本地产的“北京鸭”才能烤出美味。

“北京鸭”的起源一直有两种传说,一是随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而来的江苏金陵的“白色湖鸭”,另一种则是东汉时期张堪辅导百姓种稻时就有的北京东郊“小白眼鸭”。无论起源哪种,都与北京的运河和潮白河关系密切。另外,北京市的气候、水文、地形特点,为北京鸭的选育形成一个天然封闭环境,尤其是京西,常年有洁净的清泉,稻米丰盛,水草繁茂,鱼虾成群,对鸭子生长非常有利,自然条件更为优越。在长期培育过程中,造就了北京鸭强健的体质,且很少掺入外血,遗传性不断纯化和稳定,最终育成于京西玉泉山麓之下的北京鸭品种,全身羽毛纯白,略带乳黄光泽。体型硕大丰满,体躯呈长方型,构造均匀雅观。鸭体纯白色,无杂色羽毛,喙、跖蹼为桔红或桔黄色。北京鸭是我国十分珍贵的遗传资源,是世界肉鸭育种的基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美国的育种公司以北京鸭为素材进行商业化育种,先后培育出樱桃谷鸭和枫叶鸭。

“北京鸭”人工“填鸭”有妙招

做学生的,一般都听说过“填鸭式教学”,就是出自“北京鸭”的饲喂方式,人们把各种营养物质混合成饲料,一口一口的塞进鸭子的嘴里,来获得一些肥美,肌肉丰满的鸭子。

北京鸭饲养到5周龄左右、体重达到2.4公斤以上时,转人工填饲,强制育肥。这种方式生产的北京鸭生长期短,皮厚肉薄。这样的填鸭,才算是有资格接近烤炉的好鸭。北京鸭最大的生产特点是“填饲”,我国南北朝时已有“填嗉”法(见《齐民要术》养鸭的记载)。通过人工“填鸭”法,可以使鸭群迅速积聚脂肪,特别是肌间脂肪,以改善屠体品质,生产出肉质肥嫩、体大皮薄的北京鸭。用填饲过的北京鸭烤出的鸭子,其鲜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的各种烤鸭,被誉为“北京烤鸭”。《燕京杂记》形容北京烤鸭为“京师美馔,莫妙于鸭,而炙者尤佳。其贵至有千余钱一头。”

过去喂鸭全靠手工把玉米面、黑豆面、土面等混在一起搓成粒状的“剂子”,逐只填饲。后来普遍用上了电动填鸭器,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并且由于饲料配比和饲养工艺的改进,鸭的育成期也大大缩短。从此,北京烤鸭遂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佳肴,更被亲戚朋友持为馈赠厚礼。

“北京烤鸭”全靠“北京鸭”来当家

“北京鸭”是制作正宗的北京烤鸭的唯一原料。以本土生产的北京鸭为原料的北京烤鸭,是享有国际盛誉的美味佳肴,是北京饮食特色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独特的传统手工填饲工艺,使北京烤鸭以肉质细嫩,色泽红艳,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而扬名中外。国际友人来到中国,来到北京,流传着“不登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更遗憾”的说法,是北京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张饮食名片。

“北京鸭”的无形资产价值要保护

“北京鸭”是著名的肉鸭品种,世界上许多肉鸭品种都引入北京鸭杂交改良,为加快商业推广,将北京鸭定为大型白羽肉鸭的标准品种。由于生产经营粗放,目前,本市60%以上销售是国外樱桃谷鸭,但仍然打着北京鸭旗号销售,由于忽视烤制性能,使烤鸭品质下降,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北京鸭声誉。通过实施地理标志保护,证明正宗和纯道,便于将地域优势、产品优势转变成市场优势;可以依法维权,打击假冒行为,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可以提高“北京鸭”无形资产价值,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在长期农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区域特色品牌,是重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和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发展潜力巨大。将“北京油鸡”“北京鸭”申请登记成为地理标志产品,是北京市落实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农业农村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相关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部市共建北京农产品绿色优质安全示范区的具体措施。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深入挖掘、培育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包括“北京油鸡”“北京鸭”等在内的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农产品品牌质量,也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