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筛选优势天敌 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2020年05月22日14:14  来源: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了解到,2020年3月17日国务院第8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下称《条例》),已于5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充分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落实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新要求,坚持绿色防控原则,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病虫害绿色防控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利用天敌昆虫,通过“以虫治虫”的方式来防控害虫,是绿色防控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安全、有效、无残留、可持续等优点。2019年,“妖蛾子”——草地贪夜蛾凭借其外来身份迅速成为我国粮食害虫的新一届“网红”,我市植保部门第一时间开展了应用天敌昆虫防控草地贪夜蛾的相关研究,筛选出能够大量供应的本地天敌,为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做好技术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天敌野外调查(侯峥嵘 图)

据了解,草地贪夜蛾有卵、蛹、幼虫和成虫四种形态,我们一般从卵、幼虫、成虫这几个阶段进行防治。植保站生防科工作人员针对草地贪夜蛾的卵期、幼虫等不同生长阶段,筛选出了能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螟黄赤眼蜂、 东亚小花蝽、大红犀猎蝽、蠋蝽和异色瓢虫等天敌,这些本地能够大量供应的“虫虫特工队”,可谓是“术业有专攻”,防治效果好。

虫虫特工各司其职 术业有专攻

卵期先行军 ——赤眼蜂

草地贪夜蛾和玉米螟一样,都是将卵产在玉米的叶子上,如果这时释放卵寄生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我市已有40多年的历史,达到了防治玉米螟化学农药零使用。面对玉米螟的“外国亲戚”—草地贪夜蛾,应用螟黄赤眼蜂进行防治可谓“一箭双雕”。研究发现,螟黄赤眼蜂是草地贪夜蛾卵期的自然寄生蜂之一,这对防治草地贪夜蛾有着重要意义。我市拥有成熟的螟黄赤眼蜂生产线,可年产1亿头,主要应用于蔬菜上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产能升级后年产赤眼蜂可达20亿头,防治面积可达4万亩,为防治草地贪夜蛾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敌室内研究 (孙贝贝 图)

幼虫猎手——捕食蝽

东亚小花蝽是在我市自然分布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其成虫和若虫可以捕食蓟马、蚜虫、叶螨、鳞翅目害虫的卵和幼虫等,利用潜力巨大。目前,东亚小花蝽在我市已经实现商品化,年产能可达5000万头,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草莓、西瓜等多种作物上防治蓟马、蚜虫等害虫。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技术人员研究发现,东亚小花蝽的5龄若虫和成虫,每天最多能捕食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数量分别达7.1头和7.9头,捕食能力十分惊人。尽管草地贪夜蛾属于 “外来客”,但显然东亚小花蝽是来者不拒、毫不客气,成为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有力杀手。

还有大红犀猎蝽,其艳丽的外表,优雅的步姿堪称捕食蝽中的“贵族”,市植保站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引入大红犀猎蝽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别看大红犀猎蝽平时一幅“温和”的样子,在遇到草地贪夜蛾之后,其超级猎手的凶狠顿时表露无疑。修长的口针化作锐利的长剑,迅速注射毒液麻醉害虫,随后慢慢吸尽害虫的体液,直至草地贪夜蛾幼虫肥硕的身体变成一张干瘪的虫皮。由于大红犀猎蝽个头大,所以它能够捕食草地贪夜蛾的大龄幼虫,室内研究发现,大红犀猎蝽3龄若虫和成虫,每天可捕食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分别为3.4头和13.7头,可谓超级杀手。目前,大红犀猎蝽已经可以人工繁育,应用于野外捕杀害虫指日可待。

大红犀猎蝽若虫捕食草地贪夜蛾 (侯峥嵘 图)

设施蔬菜上释放天敌昆虫 (侯峥嵘 图)

在众多的天敌类群中,对草地贪夜蛾防治表现优异的还有蠋蝽和异色瓢虫等多种天敌昆虫,且已在我市工厂化大量生产。

生物防治护航都市农业绿色发展

本市在有益天敌生物(昆虫)的利用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先后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2项,有4家天敌生产企业在我市落地。目前全市拥有14条生物天敌生产线,能生产20余种生物天敌,年产天敌数量达3000亿头。

2013年以来,市植保部门对天敌的田间应用技术开展了大量试验研究,形成了以天敌昆虫为主,结合理化诱控、配套药剂、农业措施等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在设施番茄、辣椒、黄瓜等多种作物上进行示范应用。2019年,借助“北京市农药减量使用管理系统”,已有11类24个天敌产品应用于我市蔬菜害虫防治,面积达22.39万亩次,为农药减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北京绿色农业生产中,生物天敌已成为害虫防治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参与防治设施农业中的四种主要害虫(蚜虫、叶螨、蓟马、粉虱),还活跃在防治玉米害虫玉米螟、露地蔬菜鳞翅目害虫中,同时也为首都的园林、园艺害虫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生物天敌作为强有力的防治技术手段,将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北京市的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为保障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编: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