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策!西城区个性化、精准化扶助困难家庭

2020年05月20日15:50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鲍聪颖 张海涛)记者获悉,日前,西城区推出《困难家庭“一户一策”扶助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根据困难家庭面临的不同情况分类施策,制定合理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困难家庭扶助方案,精准回应困难家庭诉求,提升扶助质量。

据统计,截至4月底,全区困难家庭总数为9046户、14121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0.96%。其中:低保家庭8356户、13109人;低收入家庭318户、632人人;生活困难补助家庭201户、208人;特困供养家庭171户、172人。

此次出台的《困难家庭“一户一策”扶助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是按照《西城区全面加强困难家庭关爱扶助行动工作任务分解》细化目标,全力做好协同联动工作。西城区广泛开展以困难家庭为单元的扶助专项行动,分析把握家庭成员构成、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和实际需求,重点围绕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残疾等扶助内容,依托大数据共享和智慧帮扶平台,创新运用“物质保障+生活服务+精神需求”多元帮扶模式,利用区内智慧扶助系统,从管理层面建设为区、街、居三级协同办公平台,从百姓层面打造困难群众入口平台。促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救助政策体系落实落地、精准到位,全面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据介绍,此次“一户一策”扶助专项行动范围包括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生活困难补助、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的困难家庭。专项行动将为困难家庭建立三个机制。首先是精准识别机制。扶助重心下移,发挥社区工作者作用和志愿者作用,准确掌握了解困难家庭需求,及时将困难家庭相关情况纳入台账和数据库管理,不断夯实困难家庭关爱扶助工作基础。

其次是动态评估机制。对困难家庭开展专项评估和动态评估,全面掌握困难家庭状况,重点对政策覆盖情况和困难解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动态掌握困难家庭状况,深入了解其困境和需要,实现精准扶助。

再次是扶助个案机制。对于家庭困境程度严重、性质复杂、发生风险可能性较高的家庭,开辟急难事项“绿色救助通道”或通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通过个案扶助进一步提高救助精准性。

专项行动将通过四个扶助措施进行落实落地。首先是强化街道统筹职能。各街道要充分发挥统筹联动作用,形成横向统筹街道各职能部门,纵向联动区、街道、社区三级的服务体系,实现数据采集、协同配合和资源共享。

其次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通过政府采购、委托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组织运营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参与社会救助工作,为困难家庭积极开展陪护、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法律援助等服务。

再次是推动志愿服务参与。动员驻区单位党组织、党员和社区志愿者通过联系帮扶、志愿服务,建立持续的扶助关系,帮助困难家庭分忧解难;加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困难职工帮扶、特殊青少年群体帮教、妇女儿童关爱等方面的帮扶力度。

最后是发挥慈善补充作用。广泛链接公益慈善资源,深化在助学、助医、助老、助困、紧急救助等帮扶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充分发挥慈善扶贫济困、扶老助弱的作用。

此外,智慧关爱扶助平台采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打通各委办局业务系统,实现各委办局间“数据不出门 价值能共享”,打造以家庭为单元施救精准画像,切实实现困难群体精准帮扶,落实”一户一策”。形成以家庭为单元进行统计分析,把家庭作为关爱扶助的对象。实现对社会救助对象(低保、低收入、生活困难补助、特困供养)进行精准家庭画像。实现各部门系统的互联互通,在不增加现有业务流程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实现百姓使用方便,经办人员使用便捷。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困难家庭进行分层、分类、分级,分析贫困家庭年龄构成、有没有残疾人、有没有慢性病人等重要问题予以重点关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动态分析及智能预警,如:家庭贫困的变化情况及补助变化情况等。通过区块链技术为政策的完善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依据,深化落实脱贫攻坚一户一策,为解决因病致困、因学致困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据介绍,此次专项行动于5月份启动,各街道全面摸底困难家庭基本情况信息,建立街道困难家庭台账,做好扶助家庭分类。6月至9月,各街道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的具体扶助工作措施,推动建立以困难家庭为单元的长效扶助机制。

据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扶助专项行动将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以解决问题为家庭扶助的突破口,着力解决困难家庭的难点问题,让困难家庭真切感受到扶助行动带来的新变化。西城区将全面统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坚持政府主导,积极引入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志愿者参与扶助专项行动,形成政府与社会责任共担、分工协作的扶助格局。

(责编:鲍聪颖、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