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东城社工”里的“学霸”

2020年04月23日21:10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池梦蕊 黄美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冰心曾经谈到读书时说:“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在我们的“东城社工”当中,就有这样一群“永葆求知欲,不失赤子心”的学霸人物,他们把书籍当作慰藉心灵的良药、当作学习工作中的良师益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对于读书和学习,他们有哪些感悟。

书香传承 活到老学到老

崔斯伟是建国门街道商务楼宇党群服务站东单片区的一名社工。从北京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毕业后,崔斯伟曾是一名人民教师。2017年,机缘巧合之下,她成为了“东城社工”的一员。从教书育人到企业服务,面对角色的转换、服务对象的变化,崔斯伟开始了新的学习之路。

“活到老学到老。工作中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套什么方法,知识印到脑子里,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进入血液里,很自然地就为你提供能量。”疫情防控期间,“跑楼”是崔斯伟的日常工作之一。11栋楼,上上下下跑了不知道多少次,崔斯伟将街道下达的通知一一传达给企业,再把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街道。“这些制度和政策拿到了我要先学习,不懂就问,事先想一想可能产生歧义的地方。只有非常准确地把握细节,面对企业时才能避免产生不同的理解。”崔斯伟介绍道。

除了“跑楼”以外,崔斯伟还是建国门街道的“笔杆子”,征文活动、宣讲稿、微信公众号的写作都少不了她的身影。这些都得益于崔斯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书,也经常去图书馆,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种爱好。如今已为人母的崔斯伟仍然坚持阅读,她说:“身教胜于言传,没事儿的时候拿本书在孩子旁边阅读,孩子也会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工作繁忙,崔斯伟直言看书的时间少了,但只要闲一点儿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手头有本书,可以读一读。这是一件可以充实内心的事情,她热爱并享受这个过程。

“新手”社工 从书本中收获经验

41岁的贠明宇去年刚刚入职北新桥街道草园社区,成为了一名“新手”社工。关注居民生活、深度下户走访、帮助居民解决难题都是她的日常工作。明明还是一位“新手”,却被同事和社区居民称赞解决起问题来经验老道、有条不紊,原来贠明宇有一套自己的秘诀——从书本中收获经验。

贠明宇读书习惯的养成要从4年前说起了,那时候她对自己很没自信,一度陷入了无论做什么都不对的思维困境当中。当时偶然翻到《正见》这本书,读到“你的定向思维导致的不安是因为你的局限,片面的去思考问题……”这段话时,贠明宇茅塞顿开,意识到自己的困境是由于想不开,便主动去找人沟通,多听少说,结果真的从中获得了很多不同的见解,帮助她找回了自我。她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道理,提高了对事情、问题的不同思考和看法。”

从那以后,读书不仅是治愈贠明宇的良药,还成为了她获得经验的良师益友。“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不经意想起自己曾经读过的某本书的内容,在工作中读书,用到工作中,我很喜欢这种状态。”贠明宇说道。有一次,草园社区的一位居民刚刚走进办公室就表现得情绪激动,一直在发泄各种不满。此时贠明宇突然想起自己曾经读过一本销售类的书籍,意识到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回应而是倾听,“您要不要坐下来慢慢说?需不需要喝杯水?”对方看到她态度诚恳,语气也逐渐缓和下来,开始慢慢讲述自己的问题。直到对方说完,贠明宇一直没有打断,此时她已经有了大致的解决思路。她把对方提出的问题总结了一遍,并告诉对方每一个问题居委会能够解决的是什么。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她也向对方表明是因为不在居委会的权限范围内,并提供了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她说:“其实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给我提供了思路,‘以终为始’,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想着如何解决,不纠结其他因素;‘双赢思维’,让我在处理问题时想到要找折中的方法,而非“非你即我”的思路,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率。”

书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能够让我们不断地汲取营养,反馈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在世界读书日的这一天,让我们一起拿起手边的书籍,畅快地阅读。 

(责编:池梦蕊、鲍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