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1日电(池梦蕊)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境外输入风险不断增加,做好严防输入工作成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为严密防范境外输入风险,进一步巩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建国门街道探索出“四有”工作法。
成立街道和社区两级入境人员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建立日汇报机制,随时掌握辖区入境人员疫情管控情况。街道、各社区第一时间召开入境进京人员社区防控工作培训会,详细学习对接境外返京人员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物业公司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和内容,及时在防疫工作群下发最新政策文件。
通过上门发放、街道微信、微博等网络自媒体推送、在小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品等方式,构建立体式宣传矩阵。在此基础上,根据已返京和未返京境外人员的摸排台账,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疫政策宣传引导工作。此外,面向全街道招募具备外语沟通条件或外语专业出身的社区人员、机关干部等做志愿者,加强外籍人士与社区、物业的沟通,提前掌握拟返回本辖区的境外人员情况。
按照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严格境外进京人员管控措施的通告》要求,加强境外进京人员管控,织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网络,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一是建立24小时接人送人工作流程。街道和各社区共成立10支3人夜间值守小组,确保夜间境外返京人员的无缝对接、闭环转送。
二是加强动态监测和境外拟返京人员摸排研判。针对境外已返京居家隔离人员,街道按照防控标准,严格落实24小时管控机制,及时沟通被隔离人员体温、身体状况、思想动态等情况,为居家隔离人员做好生活用品采购及无接触配送服务,确保人员状况稳定。同时做好应急准备。充分发挥网格化工作机制,主动深入摸排社区境外拟返京人员,积极劝导境外人员推迟返京,对确需返京的人员,提前掌握返京航班、返京前行动轨迹、接触人员等信息,研判是否存在不能集中隔离的特殊情况,提前进行妥善安排,确保防控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三是加强对重点场所的排查管控。加大对外籍人士集中居住的小区、平房区排查力度;各社区胡同出入口严防死守,一旦发现入境人员及时上报;发挥好双楼长制度,及时掌握楼宇企业出入境人员动向,确保不留盲区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