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5日电 9月24日晚8点,伴随着第三周经典剧目放映的结束,2020北京喜剧周落下帷幕。本届北京喜剧周持续23天,共有18部经典剧目放映、3场线上戏剧新探索和1场喜剧学术论坛,与线上线下观众共飨喜剧盛宴。这是行业恢复以来北京地区的首个戏剧节,为提振行业信心,再聚观众热情,探索新的观演模式,发挥重要作用。
云端放映拓宽受众群体
喜剧发展不仅要有“根基”,也要有“翅膀”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届北京喜剧周联合腾讯视频、猫眼娱乐,将展演主阵地放在云端与观众见面。在持续23天的喜剧盛宴中,仅通过猫眼APP了解北京喜剧周的用户高达500余万,北京以外地区占比80%;通过腾讯视频、猫眼APP、哔哩哔哩观看剧目视频以及在线活动直播的逾24万人次,与去年展演数据相比,有近23倍的观众增量。
线上戏剧新探索版块剧目《春逝》,作为本届展演唯一一部付费观看剧目也获得了近2.1万人次的播放量。
在9月22日举行的喜剧学术论坛中,到场专家、学者及资深从业者针对这一现场进行了分析讨论,有专家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快了国内戏剧放映与线上戏剧的步伐,戏剧放映与线上戏剧是现场演出的拓展与补充。
制作人李东表示:“剧场的魅力,尤其是喜剧作品的魅力,在于现场观演关系的相互刺激,线上演出不会取代线下演出,但剧目放映与线上戏剧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使很多无法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走进剧场的观众也可以看到演出。”
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副部长、演员队队长关渤表示,“线上演出不仅是线下演出的补充,更要有‘独立的艺术品格’,作品不再只是对着镜头表演,而是要根据镜头语言与观演关系的变化去调整舞台调度、人物装扮等细节。”
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乾武说:“线下演出是戏剧行业发展的基础,线上演出则是‘翅膀’,翅膀可以使作品飞得更高、更远,给作品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中国的戏剧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只有把基础做好,使其增量市场变大,进而在存量市场不断打磨,精益求精,才能使中国的喜剧市场、戏剧市场越来越好。”
关注中国喜剧原创力量
2020北京喜剧周联合“培源平台”,在其复评上榜作品中遴选出两部具有喜剧元素的新创剧目《跪求评价,琉璃厂做的琉璃透亮么?》和《春逝》,并对其进行了线上创作孵化。此举在扶持青年喜剧创作人才、孵化新创剧目上迈上了新的台阶,为行业未来形成多元的喜剧风格及发展蕴蓄创作力量。
《跪求评价,琉璃厂做的琉璃透亮么?》的线上演出在开场前别出心裁的还原了琉璃厂的环境布置,用沉浸式演出的方式带领观众提前进入剧情,并通过第一视角的镜头与线上观众产生互动,使其更好的感受现场的戏剧氛围。
《春逝》不仅高质量完成了舞台的二度创作,还专门针对线上演出进行了影视化的三度创作,在为线上观众尽最大可能还原现场观剧感受的同时,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在线互动的机会,演出中便收获了诸多观众的弹幕和好评,有观众表达 “致敬为我们走出路来的‘长辈’”,也有观众表达“演出的70分钟内心弹幕唰唰的”,还有观众表达“台词太讲究,哭死我了,好看好看好看”,等等。这两部新创剧目的线上尝试打破常规,跨越了空间和地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更是吸引了一批青年观众对戏剧的关注。
经典剧目夯实喜剧创作生态根基
本届北京喜剧周的落幕离不开优质剧目资源的根基,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传统喜剧近年博得了不少观众的青睐与关注,吉剧《桃李梅》、滑稽戏《顾家姆妈》等剧目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与东方美学。由经历过现场观众重重考验的戏剧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在观众口碑与市场反响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话剧《隐婚男女》《你好,疯子!》等剧目的上线也吸引了很多观众追根溯源来了解戏剧。
精选戏剧单元中《老李对爱的幻想》《祖传秘方》等剧目则使平时进剧场看戏的观众有了在线上重温新创经典作品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剧目的传播与影响。新现场放映单元的《认真的重要性》《理想丈夫》等剧目,在为大家打开了国际视野的同时,也为观众与众多从业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文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本届北京喜剧周期间,全面完成了英文版官方网站的建设,并实现了中英文双版网站的信息同步与更新,在特殊时期不间断中西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剧文化与美学风格。同时,北京喜剧周还组织了公益看戏的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重要科研人员、在职教师与在校同学进行线上线下演出的观看,打破了常规的观众群体,使戏剧得到破圈传播,为建设良好的戏剧生态环境培育了新的受众。(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