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頻道

北京:力爭到2027年打造至少20家5G工廠

2025年08月28日08:54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記者李博)為深入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賦能北京制造業轉型升級,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制定的《北京市“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於近日發布。根據方案,北京力爭到2027年建設5G行業專網總數不少於50個,累計打造5G工廠不少於20家。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推進工業5G網絡建設。針對北京市制造業重點發展區域和企業密集區域,優先開展5G網絡優化、工業5G專網和5G-A網絡部署,建設5G行業專網不少於50個,全面強化5G對典型工業場景支撐能力。

探索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推動北京市基礎好、實力強、有需求的重點企業開展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支持對行業大型龍頭企業或數據安全性、網絡性能可靠性要求較高的業務場景。加強工業生產與5G網絡深度融合,推動基於獨立專網的應用創新。

強化新型工業網絡部署。鼓勵工業企業加快設備數字化改造,推動工業交換機、工業控制器、工業操作系統等更新升級和互聯互通。深化自主可控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應用,推動“雲網算控”一體演進,加大工業算力設施建設,支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家的工業數據暢通流轉。

技術創新升級方面,重點支持工業無線(5G)、工業以太網(TSN)、邊緣計算、信息模型、確定性網絡、工業算力、開放自動化、工業數據互操作等技術在重點行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推進6G在行業場景的預研布局,探索商業化落地路徑。

加快產品設備研發。加強5GRedCap、5G-A芯片、工業5G網關、一體化專網設備等核心元器件和重點產品研發推廣,豐富工業5G終端設備品類,強化產品供給。探索時間敏感網絡(TSN)、邊緣計算、工業無源光網絡(PON)、IPv6、信息模型等通信技術與新型工業網絡產品融合攻關。

完善標准體系建設。支持北京市相關研究機構、工業企業參與國際標准化活動和國際標准研究,在“5G+工業互聯網”融合技術、工業互聯網網絡、平台兼容、安全可信、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推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工業互聯網技術標准和驗証能力。

行業融合應用方面,培育典型應用場景。結合北京高端制造業特點,在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汽車、電力、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應用需求,場景化、圖譜化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機器視覺質檢、遠程設備操控、生產現場監測等“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落地,培育50家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

推進5G工廠建設。發揮電子信息、汽車、裝備、生物醫藥等北京市重點行業領域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5G工廠建設落地和典型方案推廣,打造20家以上5G工廠。加速5G-A在5G工廠升級部署,推動開展5G工廠評測認証。

加快AI融合力度。發揮制造業龍頭企業數據場景、大模型服務商技術及工業AI服務商渠道優勢,構建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工業垂類大模型並加強跨領域融合。支持工業智能體建設推廣,聚焦多類工業場景構建智能體,鼓勵打造高性能通用智能體,支持企業將5G技術與大模型相結合,鼓勵多智能體交互協同。

強化試點區域輻射引領。將制造業企業集聚、具有良好網絡條件與產業氛圍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澱區、順義區、昌平區、房山區、通州區等作為試點區域,打造“5G+工業互聯網”融合區域標杆項目,健全發展政策,完善基礎設施,深化行業應用,壯大產業生態,優化公共服務。推動試點區域輻射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培育具有全國、區域引領示范效應的特色產業集群。

搭建供需服務對接平台。構建“動態儲備+精准對接+示范引領”全鏈條推進機制,綜合產業基礎、數字化水平、創新能力等維度,遴選具有標杆培育潛力的企業納入5G工廠潛力庫。推動5G在設備遠程運維、柔性生產調度等工業場景規模化應用,打造標杆性5G全連接工廠樣板。

公共服務方面,加速行業智能化轉型。完善“綜合型+行業型+專業型”培育體系,提供從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到模型應用的全流程服務,探索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強化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精准支撐。

深化國際產業合作。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針對性5G/6G、工業互聯網領域科技合作研究等措施,共享科技成果和發展經驗。推動相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產業組織開展國際技術交流和項目合作研究,強化企業“5G+工業互聯網”出海能力。

(責編:董兆瑞、高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