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崇文門外街道舉辦青少年暑期活動 提升青少年環保意識

日前,東城區崇外街道西花市南裡西區社區文明實踐活動室裡熱鬧紛繁,青少年們聚在一起,一邊討論手工做法,一邊分享制作心得,這就是“扭”轉乾坤,“碗”如新生——新景西黨(團)服超市青少年暑期環保手工活動的現場。
活動中,文明實踐站的志願者首先為青少年們上了一節簡單的垃圾分類環保小課堂,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小案例說明垃圾分類的意義和重要性,激發青少年們用自己稚嫩的小手拉起家長的大手共同參與垃圾分類實踐,用實際行動推動社區綠色環保事業的發展。
隨后,志願者們帶領大家利用隨身找到的外賣盒子和各種小材料制作各種實用手工收納盒。青少年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分揀、裁剪、粘合、組裝到成形,每個青少年都變身手工小達人。
活動現場,崇文門外街道“掃黃打非”工作站的工作人員結合暑期安全與文化保護主題,為孩子們帶來了“護苗”知識宣講:通過趣味動畫短片講解非法出版物的危害,教大家辨別盜版書籍與有害信息,引導青少年樹立健康閱讀、抵制不良內容的意識,同時提醒孩子們在暑期上網、閱讀時注意保護自己,遠離文化垃圾,為成長筑牢“精神防火牆”。
統戰工作站則積極動員社區內的民主黨派成員、非公經濟人士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活動:有從事設計行業的統戰成員現場指導孩子們的手工創意,幫助優化作品造型﹔還有企業家代表為活動捐贈了安全剪刀、環保膠水等手工材料,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凝聚統戰力量助力社區青少年成長。
最后,志願者們分別對每一位同學的“手工作品”進行認真點評,並積極引導大家對如何減少身邊垃圾種類和數量進行熱烈討論,培養青少年的綠色環保意識和垃圾分類能力。
西花市南裡西區社區書記蘇丹表示,本次活動通過有趣的互動體驗和實踐活動,為社區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實踐機會,向青少年普及生態環保發展理念,提升青少年參與垃圾分類的自覺意識,激發他們積極利用暑期開展有意義的社會服務,由小到大帶動社區更多的居民支持和參與垃圾分類,為首都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