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深入推動“科學中心+科學城”融合發展 加快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

日前,市委書記尹力圍繞“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到懷柔科學城調研。他強調,懷柔科學城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戰略支點,當前已進入“運行為主”的新階段。要深入推動“科學中心+科學城”融合發展,加快打造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努力為科技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一同調研。
坐落於懷柔科學城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是全球設計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市領導察看加速器結構單元模型和光束線站,聽取項目建設進展和裝置調試及科研工作等情況匯報。尹力指出,要加緊建設和調試,爭取盡快正式投用。設計好設施管理、開放共享機制,確保高效運行,早日產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提前研究成果落地轉化機制,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發揮好溢出帶動作用。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是首個入駐懷柔科學城的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牽頭建設了空間科學領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子午工程。市領導了解科學衛星在軌運行管理情況及科研進展,察看子午工程大型監測設備展示和運行控制等情況。尹力希望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高標准做好空間環境觀測,加強對災害性天氣的變化規律研究,提升天氣預報預警能力。積極推進國際子午圈大科學計劃,吸引全球科學家來京開展合作研究,產生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懷柔實驗室是能源領域重要科技力量,面向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構建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科學技術研究。市領導了解實驗室科研進展和成果轉化情況。尹力說,懷柔實驗室要緊緊圍繞確定的攻關方向和科研任務,集中開展科研攻關,努力產生一批世界領先的原始創新成果。抓好青年人才自主培養,打造梯次合理的創新人才隊伍。加強與新型科研機構、企業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推動上下游產業在京津冀布局。
尹力在調研時指出,懷柔科學城作為全國僅有的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之一,擔負著引領全球科學發展和前沿技術突破的重大使命。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形成更多原創性科技成果。構建設施平台與多元創新主體高效協同的科研組織模式,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抓緊建設設施平台,謀劃好“十五五”時期重大科技設施布局。推動國家實驗室與高校院所、科技領軍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打造戰略科技力量集群。
尹力強調,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強與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對接,拓寬成果轉化路徑,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實現“從1到10”的產業化落地。豐富應用場景,聚焦生命科學、新能源新材料等細分領域,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知識產權、科技金融、技術交易等專業服務能力。要深化院市合作,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運行機制。加強與中國科學院溝通對接,協調推進重點任務和重大項目落實。推動搭建全市統一的大科學裝置在線預約服務平台,進一步提升設施開放共享運行水平。全力服務中國科學院大學在懷柔區發展,抓好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示范區規劃建設。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辦好國際基礎科學大會等品牌活動。
尹力強調,要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保障,營造優良的創新發展生態。持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路網配置,改造提升內部微循環公共交通系統。提供多層次住房供給,完善教育、文化、醫療、商業等公共配套,建好城市會客廳。用好接訴即辦,讓科研人員安心發展。懷柔區作為生態涵養區,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懷柔科學城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全力做好服務保障,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抓好“十四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收官,組織開展“十五五”重大課題前期研究。認真抓好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堅定不移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地見效。
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領導周琪、靳偉、趙磊、於英杰、郭延紅,市政府秘書長曾勁參加。(記者 祁夢竹 范俊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