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受害人預警保護模型”成功攔截多起電信詐騙

“曹女士,您正在遭遇電信詐騙!請立即停止手機系統所有操作!”3月21日晚,工行北京分行客戶經理緊急來電,打破了曹女士家中的平靜。
當天傍晚,家住北京的曹女士接到一通自稱“銀保監會官方客服”的電話。在電話中,對方稱“這裡是銀保監會官方客服,您名下有一項扣款協議今日到期,如不解除綁定將扣取一定費用。您如需解除,可以下載銀聯會議App,會有專人通過屏幕共享指導您操作。”曹女士隨后按照電話提示操作,完成App下載,與“專人”開啟了屏幕共享,正當她准備輸入銀行卡密碼時,工行的預警電話及時介入,揭穿了這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在事發當晚,工商銀行的模型預警到客戶曹女士疑似下載了非法遠程控制軟件,並登錄了工行手機銀行,隨即工商銀行總行立即向北京警方和工行北京分行發出預警信息。該行接到預警信息后,立即與公安機關組建應急小組,並緊急安排網點員工與曹女士電聯,便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他們讓我輸入密碼解鎖協議,還說要驗証我的資金安全……”曹女士說,“幸虧工商銀行及時聯系我,而且很快就有民警上門,要不然我這大半輩子的積蓄,還有馬上要給公司員工發的工資,就全完了!”
這場攔截行動背后是工商銀行創新研發的“受害人預警保護模型”發揮了作用。作為業界首個向國家反詐中心主動推送受害人信息的預警系統,該模型基於大數據風險特征分析,加入了黑產專用欺詐設備追蹤對抗機制,可精准識別“遠程控制”“屏幕共享”等高風險行為,遇到客戶高風險行為后,工行科技系統實時推送國家反詐中心預警系統,以最高調度權限發各地公安核實和勸阻。工行北京分行依托模型,建立了“總行-分行-支行-網點”四級聯動響應機制,積極聯動北京地區公安機關,進而形成“分鐘級”警銀聯動響應閉環。
自“受害人預警保護模型”上線以來,工行北京分行主動運用該系統,與北京市反詐中心進一步深化合作,雙方通過數據共享、線索互通、聯合處置,大幅提升了反詐效率,實現了對電信詐騙的精准打擊。最關鍵的是,該系統能在詐騙資金轉移之前就及時介入,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最大限度保護了群眾財產安全。每當系統發出預警,警銀雙方就會同步行動,雙管齊下保護客戶資金安全。
截至目前,工行北京分行依托該模型已成功攔截電信詐騙1800余起,累計保護北京地區客戶近1700人,保護客戶資產近5億元,其中單筆最高攔截金額達7000萬元,模型預警准確率超過95%,為首都百姓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金融安全屏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